第六十六章 风自东来

相师堂 牧行云 1644 字 4个月前

顾谙心中一动,问道:“有溹岭章氏的遗物吗?”

“师父说服下解药,静养的三日里许你参详,至于能不能找到章氏的遗物,就看你的造化了。”弥故又解释了一句道,“即使找到,对你的帮助也不会太大。”

“你见过章氏遗物?”

“一方碑石,会写尽多少?也许章鲁当年没有考虑到翻案之事,所以这方碑石没有与案情有关的文字。又或许当年事发突然,章氏门人来不及书写什么。”

“你们是如何得到这方碑石的?”

“说来蹊跷,这方碑石是在山门下发现的,不知何人所置,师父说就当为百年望族存个见证才留下的。”

顾谙仰头看向海碗大的明珠,移了话题问道:“果是千年古刹,连照明的玉都是耀世之物。”

“此珠乃京北七里第氏门族所献,小僧还说不出它真正的出处,所以是否耀世,小僧是真不知。初时小僧本想悬于墓群,因太过明亮怕扰了高僧休息才做罢。”

顾谙眼未离明珠,听了弥故的理由也是一笑而过。

“公子识得此珠?”

“我不喜京北第氏,但这玉确是耀世之宝。此玉名‘碧卢’,属战国时魏人猗顿,本有底座镶嵌,因战乱被拆分。”

“公子博学,佩服!”

“我虽爱玉,但还没博学到无所不知的地步,我之所以识这块玉,皆因底座在我手里,也是玉石所制,两者玉色相近,都透着温润之色。”

“原来如此。”

“所以看好这玉,保不齐哪天我心情好了,就叫四两草来偷。”

弥故不动声色道:“这朗朗阔阔之地,公子确定四两草能得手?”

顾谙信步向前,道了一句“他武功虽不如你,但一肚子坏水,耍小聪明你可不是他对手。”

说话间两人走过碑廊,顾谙停住脚,道:“半里碑廊,六百四十一方碑石,咱们所行乃一百二十九件记事碑,记述东、南、北三国近百年的大事。”

“公子博记。”

“左首第三十三方碑石记圣符五年,南杞国贵妃被赐死;左首第三十八方碑石记元道初年,东盛国长公主薨,举国哀;左首第六十三方石碑记天诰七年,北芷国呈北县发生叛国案,章氏被囚,皇贵妃求情未允自缢;右首第三十四方石碑记元道十年,东盛国长公主薨,举国哀。”

弥故明显知顾谙博识强记,并无半分异状。

顾谙问道:“为什么他国有女眷亡,同年,东盛国都要举国哀长公主?他家的公主专捡别国有人死也跟着去死吗?”

弥故摇头,显然他不认为两者有什么关联。

“我的直觉告诉我,事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