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冰糖葫芦

一大早刚起来,余锋就发现不对劲儿了。

牛大娘绷着脸,晁青绷着脸,就连喜儿,也绷着脸。

跟说话都不理。

串通起来了?

都不理我是吧?

千军万马都治得服服帖帖,还治不了你们三个娘们儿?

“都在家等着,哪儿都别去,我一会儿就回来。”

余锋丢下这句话,背上筐子就骑马上山了。

不多时,又哒哒哒的回来了。

已经装了满满一筐山里红。

牛大娘、晁青还有喜儿,三人默契的白了他一眼。

三十岁的人了,该干的正事儿不干,摘那酸不拉唧的玩意儿干啥?

余锋也不理她们。

洗干净果子,又抓了几根儿筷子削细了,每根穿上五六颗果子。

开火,加水,炒糖,挨个儿给果子蘸上糖……

一会儿功夫,就做好了十几串儿冰糖葫芦。

征服世界,要靠千军万马。

征服女人,一串儿糖葫芦足矣。

不够就两串儿。

余锋招招手:“都过来吃!”

喜儿将信将疑的过来拿走一串;

牛大娘横眉瞪眼的过来拿走一串;

晁青咬牙切齿的过来拿走一串。

“喀嚓”咬一颗!

喔哦!

这是什么神仙美味?

软糯的山楂裹上一层糖衣,酸中带甜,甜中带酸。

三人对余锋的态度立马就变了,那叫一个笑得合不拢腿:

“哥你好厉害,怎么这么好吃?酸酸甜甜的。”

“锋儿,这是打哪儿学来的手艺?我老婆子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山楂。”

“余大哥,你好会啊,我好喜欢。”

看着三人停不下来的吃相,余锋暗笑:

看你们还敢不敢给我甩脸子了?

打小生在农村,自家地里就种着山楂,做几个冰糖葫芦儿还不是手到拈来。

小时候听老人们讲过,这玩意儿宋朝才出现。

天助我也!

可惜的是,现在都冬天了,虽然也有专门冬剪的山楂,但山里好多野生的都冻坏掉了,不然还能再多摘点儿。

果然,天下女子一般馋,冰糖葫芦儿不够盘。

一会儿工夫,风卷残云,连山楂籽都是舔得干干净净才吐出来的。

这酸酸甜甜的,谁能不爱?

喜儿舔一圈嘴巴,熟练的用袖子一擦鼻涕,拽起余锋,闹着还要进山摘山楂去。

一口一个她知道哪片向阳面儿的山坡上山楂最多。

这不就对了吗?

谁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对付小人就一招,背地里阴死丫的,别妄想正面讲道理。

对付女人就一根,酸酸甜甜欲罢不能的糖葫芦,别妄想正面讲道理!

余锋蹲下捏捏喜儿的鼻子:“只要喜儿听话,哥天天给你做冰糖葫芦儿吃。”

喜儿满脸笑开了花儿:“嗯嗯,我听话,我最听哥的话了。”

余锋宠溺的抱起喜儿:“好,听话,咱今天不吃了。”

喜儿:“......”

进到屋里,拿起昨天放桌子上的大包袱,沉甸甸的都是铜钱。

把喜儿和牛大娘扶上马,四人进了丰集村。

丰集村和牛家村相邻,都是属于新丰县。

丰集村是个大村子,相对富裕点。

看了几间出售的大宅子,牛大娘拉着晁青的手,一个劲儿问她喜欢哪个。

却没有一个人问余锋钱从哪儿来的。

反正,牛大娘有牛大娘的答案,喜儿有喜儿的答案。

但葛二蛋也有葛二蛋的答案……

丰集村这边有大户人家也多,葛二蛋过来给人家做短工,扛麻袋。

刚从东家家里出来,就听见隔壁挨着的那家在讨价还价卖房子。

转头一看,竟然是余锋一家子。

这怎么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