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地最盛,无如咸阳。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咸阳由此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国都,成为秦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此后,秦始皇在此全面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及度量衡,修秦直道、驰道,并在北方筑起万里长城。
作为大秦帝国一国之都城,恢弘壮丽,奢靡无度,有章台宫,兰池宫,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这八百里阿房宫了。秦都咸阳似乎没有封闭、固定的城墙,在东西数百公里范围内,两百多座宫殿沿渭河两岸绵延伸展,蔚为壮观,几乎囊括了整个关中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开放性大都市之一。
公元206年,楚将霸王项羽率四十万大军入咸阳,因为家国仇恨,项羽下令一把火烧了咸阳宫室,大火三月不灭,自此奢靡辉煌的咸阳在漫天大火中沦为了焦土。
汉代以后,渭河河道不断向北侵蚀,咸阳城被迫西移,秦咸阳古城日渐衰零,以致“咸阳宫殿无尺瓦,直抵南山是禾稼”。
王朝的更迭不断,曾经辉煌无比的咸阳已然落寞了,随之兴起的是渭水之南的长安城。
大唐皇帝李晔率文武大臣殿前亲军一干人等踏过了咸阳桥,来到了这座咸阳城。
大唐京畿道京兆府,下辖咸阳、三原、泾阳、醴泉、云阳、兴平、武功、好畤、奉天九县,邠州及所辖的新平、三水、永寿、宜禄四县。
昔日的大秦古都此时是一座县城,当然因为咸阳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位置,咸阳城是个不折不扣的重镇。
……
荣华奄忽何可论,千门万户无复存,
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
皇帝李晔登上咸阳原,远远眺望着不远处的咸阳城,想到曾经冠冕如盖的咸阳宫阙皆成荒原,顿生一阵感慨。
“陛下好诗才。”
身侧顿时有人夸赞道,说话之人名叫韩偓,面容俊秀,长身玉立,书卷气浓重。这韩偓出身于读书世家,聪敏好学,十岁能诗,曾经得到其姨父李商隐赞誉。
龙纪元年889年,韩偓进士及第,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后入为左拾遗,转谏议大夫,迁度支副使。
在今年年初,皇帝大朝会,改年号,与此同时提拔了一批年轻官员上来,按照李晔的说法是现今的唐廷中暮气沉沉,多用老臣,没有锐意进取之心,是以要大力提拔年轻官员,他们执政能力或许经验欠缺,但干臣总归要磨练不是。
年轻人激进大胆,头脑活泛,更重要的是他们心思还尚单纯,初入官场有一腔报国的热血,不似老臣碌碌无为,得过且过混日子。
这韩偓就是年轻官员的代表,年初,皇帝李晔提拔谏议大夫韩偓,召他入翰林院入职,忝为翰林学士。
这翰林学士有着“天子私人”之称,学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为内制。
翰林学士是皇帝实实在在的心腹重臣,倘若将来提拔成为翰林学士承旨,便可入朝拜相。
韩偓骤然登天得宠圣恩,自是对皇帝肝脑涂地,感激涕零。他年初起入外朝翰林学院,日日陪伴在皇帝身边侍奉,不单单是草诏议政,韩偓还要伴随天子游玩耍乐,巡视军务。
这次皇帝出征,作为心腹之臣,韩偓自是当仁不让随侍在天子的身边。
李晔呵呵笑道:“致光这是在恭维朕,在你面前卖弄诗情当真是贻笑大方了。”
韩偓忙道:“陛下,臣是肺腑之言。”
李晔也不去追究韩偓的这番称赞是真是假,而是转移话题道:“你可知朕为何要来这咸阳城?”
韩偓回头看了看不远处春讯还在涨水的渭水,斟酌回道:“臣鲁钝,是这咸阳城离京师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