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帝寝宫之中,荣成帝身着明黄中衣靠在软枕之上,他面色苍白,眉间沉着一缕病气。
明德恭敬地候立在一旁,身形笼在昏暗的烛火之中。
荣成帝咽下最后一口苦药,将药碗递给明德,抬眼便见他神情中不似作伪的担忧,心中顿时宽慰一二:“方才王医正已是替朕瞧过了,只不过一时气急罢了,休养几日便好。”
明德双手接过药碗,眉间隐忧并未消减:“父皇方才可真是吓坏儿臣了。”
荣成帝长叹一声:“年事渐高,这身子倒是不如从前中用了,比不得你们年轻人。”
“父皇正值壮年,定能佑我大胤千秋万代!”
荣成帝闻言顿时朗声一笑,心中郁结消散不少:“你这张嘴啊,倒是惯会讨朕欢心。”
明德神情未变,眼中全然是认真:“有父皇在,儿臣才可如稚童一般,万事不用愁。”
不知是不是病时多愁善感,荣成帝听着这话,心中倒是极为动容,眼中泛起些微泪光。
此刻若有外人瞧见,定然觉得父慈子孝,可只有明德知晓,他此刻究竟有多厌恶荣成帝这副神情。
时辰渐晚,荣成帝眼中已有些疲惫,明德忙上前伺候他躺下,又散了床帏,这才打算离开。
荣成帝阂着眼,至此刻才出声道:“玄齐,青州一案,你可也觉得朕错了?”
明德身形一顿,他并未转身:“父皇,您是大胤天子,实不必因这无根无据的传言而忧心。青州一案证据确凿,容不得佞臣抵赖。”
荣成帝吐出一口浊气:“朕今日突然有了个念头,若叶宣彼时并未身死,那大胤如今的境况会是如何,可会好上一些?”
明德嘴角攀起一抹讽笑,但他语气并无异常:“父皇,叶宣犯下通敌叛国如此大罪,怎能容他活到如今?”
“是啊。”荣成帝似在说服别人,又似在说服自己:“他通敌叛国……”
话未说完,床帏之中便已无声响,明德静候了许久,只听见了粗重的喘息声。
只当他睡着了,明德不再停留,脚尖一抬便走了出去。
身后朱门缓缓合上。
荣成帝在昏暗的光线中睁开了眼,他定定地瞧着帷幔之间的缝隙,许久后冷笑一声:“叶宣啊叶宣,朕倒是未曾想过,十余年悄然而过,竟还有人要替你高声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