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摧坚获丑(上)

天之下 三弦 4581 字 4个月前

衡山门内并不平静,早在一年多前,战事开始不久,就有不少小门派上书建议与点苍丐帮和谈,尤其在点苍屡次派来信使都被李玄燹遣退之后,任宾堂右使的衡南新屋派掌门周佩云就曾劝告:“诸葛副掌不过一封书信,掌门即便不议和,看看何妨?”

衡山宾堂近似于青城礼堂与少林正念堂,主掌外务,周佩云身为右使,时常与各派往来,他很清楚诸葛然与徐放歌的厉害,是以担忧。

李玄燹道:“只要拆了信,诸葛然就以为能谈。”

“能谈不好吗?”周佩云恭敬地问。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意思,也是不少衡山要人的想法,九十年的和平,没人想再起战火。与点苍议和,重申昆仑共议的规矩,重选盟主避免争议都是办法,甚至有人认为点苍发兵无可厚非,昆仑宫发生这样大的意外,死了三个掌门,选出的盟主能作数吗?

李玄燹只是冷冷回答:“没把敌人驱逐之前,和谈无异于投降。”

随着战事逐渐不利,倡议和谈的人越来越多,虽然舆情随着青城与少林加入战局而稍有缓解,但长沙城破,被幕僚逼上风口浪尖的副掌门阮崎峰也只能硬着头皮再次建议:“不如跟丐帮议和。即便当不了盟主,衡山仍是九大家。”

李玄燹召集了两位副掌门和各堂堂主、左右使,并其他要人在大殿商议。

“想和谈的人站到左边,想抗敌的站到右边。”李玄燹道,“本座想听听众人的意见。”

不少人都有和谈的心思,可几次建议都被掌门驳回,如今掌门问起,不免心中惴惴。李玄燹用温和的眼神环视众人,黄石门掌门,现任工堂左使高翼犹豫半晌,站向左边。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第三个,大殿上吵闹起来,主战派与主和派用各式理由指责对方好战或胆怯,李玄燹静静听着双方争论。最后大多数工堂、宾堂、主人事的仁堂要员都站到了左边,而几乎所有战堂与刑堂的人都站在右边。

李玄燹望向阮崎峰与茅烟雪:“你们呢?”

茅烟雪犹豫片刻,站至左边,她的丈夫孩子全在衡阳,她担忧衡阳被攻破后,家人处境会凄惨。

当阮崎峰也站向左边时,这两位副掌门发现了一件重要的事。衡山规矩,唯一能推翻掌门决定的只有三位副掌门同时否决掌门意见,而蓝胜青还在冷水滩。

阮崎峰不知道这是不是掌门一早作下的安排。

李玄燹对左首的人发问:“你们觉得衡山一定会输吗?”

“或许有其他办法。”高翼很谨慎地回答,“例如退往粤地,以韶关险地拒守,可保无虞。”

李玄燹道:“一旦弃衡阳而走,青城必退,从此湘地不复为衡山所有。”

这正是茅烟雪想谈和的理由,她督办粮草,靠着九十年的积累,衡山接济得上,但失去长沙、冷水滩等囤粮地,退守粤地,等于将湘地拱手让人,就算能稳住一时,单靠粤地也支撑不了更长期的战事。

“昆仑共议的规矩还是有用的。”周佩云劝道,“议和之后,重选盟主,点苍丐帮如果不退兵,就是侵犯疆界。”

“他们已经侵犯了!”主战的战堂右使苏子晏大声呵斥,“除了青城,少林只帮个头,唐门想收个尾,谁是真心帮衡山?还有谁理会昆仑共议天下围攻的规矩?”

周佩云辩解道:“那就是坏了规矩,点苍要的是盟主之位,如果当先不守规矩,争这盟主也无必要。”

“本座不想听争论。”李玄燹缓缓抬手制止了两人的争执。她将拂尘搭在左肩,坐在掌门座位上,恬静自然,看不出半点惊慌。

“觉得衡山守不住的人站到大殿中间,觉得衡山还能支撑下去的留在左边。”

主和的人面面相觑,仍是高翼踏出第一步。他来到中间,随即左边约有半数的人陆续站到中间。茅烟雪与阮崎峰没动,虽然他们未必有信心,但不至于认定衡山必败。

高翼恭敬道:“兵临城下,掌门切勿意气用事,还请以百姓福祉为先。”

李玄燹仍是一派温和,语气中没有半点恐吓的意味,她望着中间这群失去信心的人,淡淡说道:“如果本座是冷面夫人,你们已经死了。”

高翼吃了一惊。

李玄燹又望向左首众人:“你们既然觉得衡山能支撑下去,为何主和?”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言语。

李玄燹道:“你们身居要职,都是富贵中人,求和能保全你们的富贵,你们都是为家人算计,而非为衡山谋划。”

阮崎峰道:“掌门言重了,在下姓阮,还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