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走了不远,在河岸处见着一户人家,窗内透着火光,沈未辰大喜过望,忙上前敲门。
她敲了许久,不见有人应门,又喊了几声,屋子里终于有了动静。
出来应门的是个头发蓬松,两眼凹陷,脸色蜡黄干枯的妇人,瞧不出多大岁数。说她老,可皮肉还有些光彩,说她年轻,她却是一副饱历风霜的模样,总之是介于二十至四十之间吧。
顾青裳心下疑惑,心想怎地这么久才开门,莫非有什么古怪?又看这屋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孤零零一间,也透着古怪。
沈未辰不问这许多,只道:“我们是过路的,不慎落水,想借点柴火取暖。”说着取出几钱银子递给妇人道,“您行个方便,要不我朋友就要冻死了。”
那妇人犹豫半晌,接下银子道:“几位姑娘请进。”
几位姑娘?沈未辰先是一愣,这才想起李景风穿的是自己的衣裙,不禁哑然失笑,忙向少妇道谢。
一进小屋,顿时觉得温暖。这小屋极为简陋,只有里外两间,里间是卧房,有个大炕,炕上摊着一床棉被,微微隆起,一名十一二岁的女童坐在炕边。妇人喊道:“小桃儿快起来,把炕让给客人!”那小姑娘忙跳起身来。妇人又道:“叫人啊!”
小桃儿甚是伶俐,叫道:“三位姐姐好!”
妇人为难道:“这炕上还有病人,下不得床,三位姑娘委屈些。”沈未辰见炕中柴火甚少,问道:“能不能添些柴火?”
妇人唤过女童道:“小桃儿,跟娘拾柴去。”
小桃儿蹦蹦跳跳去了,沈未辰摸着炕上还有余温,将李景风放到炕上。她见炕上只有一床棉被,伸手要去拉,却见棉被上染满血迹,血迹鲜红,显然是刚染上不久。棉被下睡着一名青年,沈未辰忙叫了顾青裳来看,两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怎么回事。沈未辰怕打扰人家休息,只得取了顾青裳带来的毛毯给李景风盖上,替他除去鞋袜,抓起他的手,替他搓揉手指,放在嘴边呵气取暖。
顾青裳道:“脚也要暖。”说着去捏李景风脚掌,替他活血,一面笑道,“我这辈子还没替男人捏过脚呢。”
小桃儿与妇人搬了木柴进来,沈未辰见都是些细枝,还有些是刚砍下的新木,沾着雪水,湿漉漉的。沈未辰料想这户人家家境困难,连柴火都买不起,也不强求,全都堆入炕下点着。
小桃儿看他们捏着李景风手脚,也坐到炕上替李景风捏脚。顾青裳笑道:“小姑娘真贴心。”说着摸摸小桃儿的头,随即想起古怪之处,问道,“嫂子,炕上是什么人?”
那妇人道:“是我一个朋友。”
顾青裳心想:“大半夜的,怎会有朋友来访?还是个病人,睡在炕上。方才敲了半天也无人应门,这被子上又怎会都是血?”她心中起疑,问道:“嫂子,您相公呢?”
那妇人低头道:“相公走得早,只剩下我们母女相依为命。”
顾青裳摇头道:“床上是个男子,寻常人家怎会放个男人睡在寡妇炕上?而且流了这么多血。”
那妇人道:“我这朋友受伤了……”
她语气飘忽,像是在隐瞒什么。顾青裳心下起疑,掀起棉被一角,只见床上那人也不知睡着还是昏迷,右手只剩半截,末端包着绷带,血正从断臂处渗出。
棉被突然被掀开,那人轻轻哼了一声,顾青裳忙又将棉被盖上,望向妇人,眼神似是询问。妇人低下头,道:“他是我朋友,为助我出了事。”说到这里,像是被勾起了伤心事般,眼眶泛红,竟流下泪来,这一流便不可收拾,掩面哭泣。
小桃儿见母亲哭泣,上前拉着娘亲头发,唤道:“娘!”
顾青裳道:“嫂子助了我们,有什么委屈说说,看我们能不能帮上忙。”
那妇人只是泣道:“你们帮不上忙……”
沈未辰感觉李景风手脚逐渐回暖,知道他已无碍,拉过毛毯将他盖严实了,道:“嫂子且说,就算帮不上忙,说出来也舒坦点。”
原来这妇人姓马,三十岁,父母早亡,十七岁时带着弟弟嫁给商人岳生做续弦。她指着炕上那青年道:“这位卜生是我家邻居,是私塾先生。我还有个弟弟,今年十八。”
顾青裳疑惑道:“怎么不见令弟,娶妻分家了吗?”
妇人只是摇头,接着说了下去。
岳生经商,卜家有祖田,都是小有资产。马氏成亲后就住在卜生隔壁,两家邻居关系极好。马氏不识字,丈夫岳生忙于经商,闲来无事时马氏就跟卜生学识字,因为卜生妻子也在,所以也没传过流言蜚语。没想她新婚不到一年,岳生突然染上急病,没三天就去世了,死时也无异状,呈报门派后下葬。幸好家里还有产业,尚能维生,等拉拔着弟弟长大,代管家业,日子总能过下去。
可事情没这么简单,马氏道:“我没子嗣,丈夫一死,公公就逼我改嫁,几位小叔也觊觎我家产。”
无论哪个朝代,“吃绝户”这事都不新鲜。马氏改嫁,这一房便无后,宗亲便可瓜分产业。哪知岳生死后两个月马氏才发现自己怀孕,若生下来的是男孩,公婆或许还会看在孙子面上替她说几句话,若是女孩,家产定然不保。
这屋中只有小桃儿一名孩童,结果可想而知。顾青裳怒道:“这算什么,姑娘家就不是人吗?”
沈未辰也觉难过,道:“所以你就被赶出来了?”
马氏摇头道:“不是,我生了一对龙凤胎。”
沈未辰与顾青裳都“呀”了一声,隐隐觉得定有更惨的事等在后头。
马氏道:“我识字不多,就请了卜生帮我两个孩子取名。卜生说家和万事兴,希望我家事安宁,所以男孩叫岳万兴,小名宁儿,女孩叫岳桃红,说是取自‘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典故。”
有了孩子,马氏的地位暂时稳固。卜生无子,夫妻二人把宁儿跟小桃儿当作亲生子女照看,时常关照马氏。可厄运并没放过马氏,宁儿七岁那年元宵,夫家突然来了十多个亲戚,马氏与佣人忙着接待,等送走客人,遍寻不着儿子,直到深夜才在井中找着淹死的岳万兴。
马氏低头道:“我打小告诫宁儿,他从不靠近井边……”
沈未辰惊呼出声:“难道是他们?!”
顾青裳也起身怒道:“这还有没有天理?!”
马氏低声说道:“姑娘,卜公子还歇着……”
顾青裳见卜生轻轻动了动,吸了口气,坐下道:“对不住,是我失态,嫂子继续说。”
亲生儿子溺死,马氏抱着孩子哭了好几天,卜生听到消息,说定是亲戚害死的,但当日人多,不知是谁下的毒手。孩子下葬没多久,公公又提起改嫁之事。宗亲明着来吊丧,实为打秋风,索要银两,威逼利诱,逼着马氏给钱。马小弟才十三岁,无力阻挡,卜生得知后大怒。他本是书生,当下写了状纸,替马氏一状告到门派去。
这一状却撞上了阎王。管辖当地的是巨灵门,原掌门“巨神”杜吟松就是沈顾两人昨日见着那名异常魁梧的汉子。杜吟松武功高强,被调去华山当大将,他儿女年纪小,便将门派交给侄子杜俊。杜俊是个贪得无厌又好赌的人,欠了一身赌债,华山赌场是公办,赖不得帐,卜岳两家家境殷实,可不正是送上门的肥羊?
于是,杜俊下令把岳家所有男丁抓起,严刑拷打,逼他们认罪。岳家人哪受得了这苦?招出了主谋。杜俊暗中索贿,号称若不给钱就结案,或打死在狱中,屡屡向岳家索要金钱,过了一年多,直把岳家弄得田宅产业典当一空,这才指点他们做法。
之后岳家翻供,说杀害岳万兴一事乃是卜生诬告,又指马氏与卜生之前便过从甚密,儿子岳万兴怀胎足十月,绝非遗腹子,乃是卜生与马氏通奸所生,奸夫淫妇谋害亲夫。
杜俊抓了卜生,卜生喊冤,杜俊却说:“你若不是孩子生父,怎会替这妇人出头?”又找了当年仵作,确认岳生尸体无外伤。杜俊说:“若无外伤,便是下毒。”找人挖掘尸体。马氏本不愿惊扰丈夫尸体,但想卜生为己仗义出头,哪能让他蒙冤?只得忍着镇上的流言蜚语答应。
那尸体埋了快十年,早已腐烂。仵作带走棺材时,骷髅上并无异状,谁知验尸时却说腰骨处有黑斑,是被人下了砒霜所致,是药死而非病死。卜生只不住叫冤,杜俊将他押入大牢,日夜拷打,又向卜妻索讨财物,卜妻不忍丈夫受折磨,只得变卖祖产给杜俊。马氏因卜生为自己受累,也变卖家业支持,这举动反坐实了她与卜生的奸情——若不是有奸,男的怎地替女的出头状告,女的怎地又替男的变卖家产?就这样两年过去,两家财产俱尽,卜妻不堪操劳疲累,终于病死,马氏也再无余财,只余一间大屋子,早已典当给人。杜俊见无油水,本要判死卜生,算这作诈的仵作还有点良心,劝道得饶人处且饶人,又说若说奸夫淫妇谋害亲夫,怎地只抓奸夫,却放过马氏不取供?这于情理不合,劝杜俊放过卜生。
杜俊不抓马氏逼供,原是为了让她方便变卖家产,此时听仵作说得有理,就以供证不足,岳生应为误食砒霜致死为由结案,放了卜生。
卜生回到家里,家产俱空,妻子身死,当真家破人亡。乡里间又有风言风语,说他勾搭马氏,两女共侍一夫。他教书收入微薄,本是兴趣,这时连学生也无,总算有些以前的学生相信老师为人,凑了几两银子给他。马氏被债主收回大屋,她为救卜生无家可归,卜生感念她义气,让学生在河边无主地盖一间居所,也就是现在这间小屋,供她与弟弟和小桃儿住下。马氏刺绣,他则在镇上找间道观住下,日常带着马小弟做些零工维生。
然而卜生并不甘心,四处收集证据。岳家也破败凋零,潦倒度日,个个深恨杜俊,只是怕害死岳万兴一事被揭发,因此三缄其口。卜生日夜苦求恳劝,终于有人写了口供,说自己一行如何谋害岳万兴,杜俊如何索要贿赂,终至家破。这供书有六七人画押,足堪采信。卜生又去找验尸仵作,又跪又求,指天画地说神明有灵。仵作良心不安,终于承认伪造尸证一事,写了口供画押,指出尸体若是生前中毒,埋尸十年,毒必然入骨,那腰骨折拆开来,若是里头发黑,便是中毒致死,若只有表面发黑,能够洗掉,便是起尸后下毒。这是铁证,仵作知道得罪杜俊,写完口供便连夜逃了。
卜生花了一年多找齐这些证据,把这一年跟马小弟省吃俭用攒下的一点银两作路费,直上长安华山派本部。哪知去了一个多月,六天前马氏听到有人敲门,打开一看却是卜生,只见他全身是伤,断了一只手,倒在她家门口。
马氏说完,抽泣不止。顾青裳咬牙切齿道:“那巨灵门在什么地方?妹子,我们去杀了那贼人!”
马氏急道:“巨灵门虽然不是大门派,也是守卫森严,杜俊是嫡传,武功高强,你们两个娇滴滴的姑娘,别去送死啊!”
沈未辰摇摇头,问道:“卜公子在长安发生什么事了?怎会断了一只手?”
马氏低头道:“我也不清楚,只知是被骗了。”
忽听得“呃”的一声,那躺在床上的卜生呻吟出声。原来他早已醒来,只是断臂后全身发烧疼痛,难以起身,听马氏说起往事,重又激起他一腔悲愤委屈,不由得气血上涌,勉力支起身来。马氏忙劝他躺下,躺在床上的李景风也虚弱地道:“卜公子……你……你别起来。”马氏本以为李景风是个姑娘,听他男子口音,吃了一惊,这才看清是个男子。
沈未辰问道:“你醒了?”本来李景风醒来,她该当高兴,但听了马氏的故事,她无论如何也开心不起来。
李景风点头道:“小妹你又救我一次啦。”又对卜生道,“卜公子,你好好歇息。”
沈未辰见卜生手臂断口处仍渗出血来,绷带已见脏污,忽地想起一事,快步走至行李处,取出一瓶药粉道:“这是朱大夫的金创药,我出门时带着的!”她帮卜生拆下绷带,在断臂处上了药。那绷带脏污,不能再用,顾青裳取了一件自己的衣服,撕成长条,替卜生包扎。
沈未辰黯然道:“可惜没带朱大夫的救命药丸。”顶药多服伤身,沈未辰平素不在江湖走动。朱门殇也就没给她急救药丸。这金创药还是上回沈未辰被方敬酒伤了双肩后用剩的。她将整瓶药交给卜生,道:“这药有奇效,你留着用吧。”
卜生大力吸了几口气,说起他在长安的故事。
一个半月前他到了长安,寻思杜俊乃是杜吟松侄子,杜吟松又是华山大将,若直上华山派告状,只怕反被包庇遮盖。他听说大公子严烜城善良实诚,是个好人,就要找机会上告。哪知又听说严烜城去了嵩山,不知几时回来,只得在长安找间道观住下。这一住就住了一个月,眼看已经腊月,严烜城依然未回,他心里焦急,盘缠尽了,道观也怪他住得太久,有些想赶人,他只得在华山派附近乞讨为生,顺便询问严烜城几时回来。
十天前,长安下了一场雪,他蹲在墙角屋檐下瑟瑟发抖,啃着一个冷窝窝头。一名老人经过,见他可怜,脱下身上蓑衣给他御寒,又倒了杯冷酒给他暖身。卜生大为感激,不住道谢,见那老人也不是富贵模样,忙要解下蓑衣归还。那老人却道:“我家就住在前头几步路远,见你躲在这好几天啦。老伴刚给我添了件新的,我寻思这旧的还能穿,别糟蹋,你先穿着御寒,过几天雪停了,我再找你索要。”
卜生问他:“老先生,你不怕我赖下你蓑衣不还吗?”那老先生呵呵笑道:“就一件破蓑衣而已,这都信不过,人有这么坏?要相信世上还有天良啊。”
卜生只觉感动涕零,紧紧握着老人双手,不住说谢,老人笑呵呵地去了。哪知那老人刚走,一群保镖突然围了上来,指着卜生大喊:“就是他!就是他!”说着冲上去将他一顿扭打。卜生只是叫冤,那群保镖骂道:“好多人都瞧见了,偷了金福银楼的镇店宝‘玉佛坠’的人就穿你这衣服,你还不认!”
卜生喊道:“捉人要捉赃,你们不能冤枉我!”那群保镖扭住卜生,撕破他蓑衣,里头落下一个两指宽,三指长,通体翠绿晶莹灿亮雕工精致的佛像坠子。
卜生大惊失色,忙辩解说蓑衣是他人所赠,保镖哪里肯听,喊道:“人赃俱获,哪由得你狡赖!”一群人拳打脚踢,打得卜生口吐鲜血,几乎死去。卜生喊道:“你们抓贼,该把我押送门派!想打死我吗?!”
那群保镖猛地撕破他衣服,要抢他随身携带的证据文件,就是那些岳家认罪,杜俊索贿,仵作伪装尸证的画押口供。那是卜生重逾性命的东西,他拼着重伤,紧紧按在怀里不肯放手,口中不住喊道:“送我进门派,我要分辩!送我进门派,我要分辩!”保镖见聚集的人渐多,当中一人猛然拔刀,一刀将他手臂斩断,夺去口供文件,撕得粉碎,大喊道:“斩了你这贼手,教你以后不能再犯!”随即排开围观人群,一哄而散,不知去向。
卜生痛得昏倒在街上,幸好有好心人替他包扎伤口。他在一间豪宅中醒来,一名婢女正照顾他,见他醒了,忙去叫人。
来见他的是名身材福泰衣着华贵的中年妇人,说是在路上见他昏迷,怕他失血过多身亡,命人将他接来家中救治。卜生谢了救命之恩,忍不住大哭。妇人软声安慰,问起缘由,卜生悲从中来,把自己遭遇说了一遍。妇人甚是同情,道:“你等等,我问问相公这事该怎么排解。”
卜生听妇人说能排解,又惊又喜,又见这房间布置奢侈,以为遇着贵人。却见那妇人走到房门外,对着门口道:“你都听见了?是个讲义气的。”原来门外还站着个人。
卜生心情忐忑,只道有了希望,过了不久,听到一个男子声音道:“那送蓑衣的人跟砍他手的护院互相勾结,他没证据,大公子回来也帮不了他。杜吟松是二公子的人,他的门派我不好管。若找三公子帮忙,欠下这人情,二公子会以为我选了边,我不站边。”
卜生听了这话,大哭道:“难道就白冤了我两家?!”
外头那人冷冷道:“九大家冤死的还少了?你这也就算个小冤罢了。”
中年妇人叹气道:“我雇辆车送他回去吧。”
门外的人没再说话,那中年妇人回到床前道歉:“对不住,我相公帮不上忙。我雇车送你回去。”
卜生大哭一场,苦苦哀求,中年妇人又去见了丈夫,回来后仍是摇头拒绝。卜生只觉天昏地暗,人世再无指望。他虽气这家人不援手,却也深感救命之恩,对着妇人不住道谢,拖着伤躯回到乡里,想起仵作所说,死后下毒的骨骸黑不见深,还想着有最后的证据。等到了岳生坟前,棺木早被刨了,尸体不知下落,他无处投靠,又无人照料,只得来找马氏,彼时已是伤病缠身,筋疲力尽,这是六天前的事了。
马小弟向来视卜生如兄长,见他断了手,姐夫被刨了坟,知道上告无望,悲愤之情不可遏止。到了镇上,他四处敲锣打鼓,把杜俊的丑事和自家的冤屈一股脑说个不停,马氏怎样也拦他不住。
没多久来了几名地痞,抓着马小弟一顿毒打,马氏喝止无用。幸好是在闹市,行人往来众多,不少人驻足围观,那群人见围观的人多了,立即一哄而散。马小弟才刚起身,又来了一群巨灵门弟子,抓住马小弟,说他当街斗殴,要抓回去受审。这哪里是斗殴?分明是他一人被打。马氏哭得死去活来,哪拦得了?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他被带走。
听到这里,顾青裳眼里都要冒出火来,握着剑道:“让这狗贼多吃一口饭都是浪费米粮!”
沈未辰摇头道:“姐姐,你在华山地界随意杀人,还是大将的亲戚,这事若被查出来,仇名状、通缉令,连带着你想要继承你师父的衣钵也没指望了。”
顾青裳道:“没指望就没指望!做得隐密点,别被知道就好!”
“我想想……”沈未辰正寻思一个万全之计,却见小桃儿望着自己头上,于是微笑问道,“怎么一直看着姐姐?”
小桃儿指着沈未辰的发簪道:“好漂亮的发簪!”随即低头道,“我十二岁了,可连一支发簪都没有……”
马氏上前抱住女儿,哭道:“小桃儿乖,以后你会有更漂亮的簪子。”小桃儿却道:“我以后有了更漂亮的簪子会先给娘,娘打扮起来才漂亮呢!”
马氏颤着声音哭道:“你……你以后不要怨娘就好……”
顾青裳以为沈未辰会将发簪取下送给小桃儿,却见她未有动作,心道:“看来小妹想这件事想出神了。”于是说道:“我这根发簪送你。”她取下发簪递给小桃儿。顾青裳一身资产都拿去维持书院,出身又不比沈未辰,那发簪只是便宜货色,自是远不如沈未辰的发簪精致。
小桃儿却是满脸欢喜,望向母亲,母亲只不作声。小桃儿伸手接过,道:“谢谢姐姐!”
顾青裳盘算着这事若让三爷遇到,会怎么处理?三爷定是将人打一顿,甚或直接杀了,带着证据去门派自首。他是“崆峒齐三爷”,只要罪证确凿,那些人就是死有余辜,就算没罪证,被他打死仍是死有余辜,门派绝无包庇可能。而自己呢?现在连个像是“衡山顾大小姐”这样的响亮绰号都没有,没证据打死人就是滥杀。她又望向李景风,想问他有什么办法,却见李景风躺在炕上一动不动,分不出是睡着还是闭目休息。
她见马氏抱着女儿啜泣,忆及方才她们母女说话有些古怪,忽地想起一事,问道:“岳夫人,我们方才敲了半天门,你却不开门,为什么?”
马氏咬着下唇,只是抱着小桃儿哭。过了会,又听到敲门声,沈顾二人都是讶异。沈未辰疑问道:“这么晚了,怎么还有人来?”这回倒是顾青裳先猜到端倪,拔剑在手道:“是不是那狗贼?”
沈未辰怕她冲动,抓住她手臂道:“姐姐别急!”
马氏忙道:“姑娘别冲动!那狗贼功夫厉害,你们别出去,我去应付。”说完掩上房门。她实在不相信这两名娇滴滴的少女跟一个病人能应付得了巨灵门高手。
顾青裳与沈未辰贴在门板上细听,只听一个尖细男子声音道:“你考虑清楚没?四十两银子换你弟一条命!”
马氏颤声哭道:“我……我……我连四钱银子都没有,哪来的四十两银子?杜…杜爷……我们一家财产都孝敬您老人家了……放过我们好不……”
杜俊道:“我知道你没有,这才替你想了办法。你瞧,我这不把人都带来了?”
又听一个妖娆女子声音说道:“我瞧你女儿生得标志,才十二岁。娘子,你自个养不活了,拖个女儿要改嫁更难,听我的劝,把女儿卖了,我替你拉拔两年,等以后接客,挣了银子,替她自己赎身,说不定还能带些回来孝敬你。从良的妓女不少,说不定遇上好恩客,赎了身做妾,以后就过上好日子啦。”
小桃儿听说母亲要卖她,大惊失色,眼眶一红,就要哭了。沈未辰将她搂在怀中,安慰道:“别哭,别怕,姐姐会帮你。”
杜俊大声道:“你弟弟当街斗殴,起码要关三个月!不怕跟你讲,他在牢中要能活到月圆,我就不姓杜!”
马氏哭道:“别!杜爷,您高抬贵手,放过我们一家吧!”说罢传来“咚咚”的撞击声,应是马氏在磕头求饶。
顾青裳早按捺不住,用力甩开沈未辰,踹开房门。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那杜俊见一个女子提剑杀来,大惊失色。
顾青裳二话不说,挥剑便刺。杜俊能当代掌门,也是真有些本事,慌乱中避开这剑,抽出腰间短铁棍,“锵锵”两下就过上了招。房间狭小,顾青裳恐伤及马氏,出手难免有些局促,杜俊兵器短小,又无顾忌,头几招打了个平分秋色。
忽见一条人影电闪般欺近,杜俊正要挡,沈未辰左臂横胸,右掌自下而上一抬,拍在杜俊下巴上,拍得他头晕眼花。沈未辰足尖一扫,将杜俊绊跪在地,左掌顺势下压,将他按趴在地上,右足踩在他背上。她对此人厌恶至极,左足一顿,将杜俊臂骨踩得粉碎,杜俊惨叫一声,短铁棍落在地上。
这几下如电光石火,马氏与那跟来的牙婆还没看清发生何事,杜俊已被打倒在地。那牙婆惊呼一声,转身要逃,沈未辰喊道:“别让她跑了!”
顾青裳早追了上去,一把将她拉住,摁在地上。她大怒欲狂,持剑回头就要杀杜俊,沈未辰忙用峨眉刺架下,道:“你在这杀他,这家人不好交代!”
杜俊叫道:“我是巨灵门掌门!你杀了我,要发仇名状,要被通缉的!这家人也要受牵连!华山一滴血,江湖一颗头,你们听过没?我叔叔是杜吟松,他不会放过你们!”他不住叫喊,又是哀求又是恐吓,那牙婆与马氏在一旁瑟瑟发抖。
顾青裳道:“难道要放过这狗贼,让他再来害人?!”
沈未辰虽也痛恨杜俊,但她是世家出身,打小耳濡目染都是政治、大局、青城的中道。她握着峨眉刺,只需落下就可了结这恶徒性命,或将尸体带回巨灵门,取出令牌,靠着青城大小姐的身份压住这件事。可门派吃了闷亏,不敢找她报复,难道不会找马氏与卜生报复?发张通缉令,甚至发下仇名状,到时这两家人又得颠沛流离。再说昨日严二才带着杜吟松登船警告青城,今日沈家大小姐就杀了杜吟松的侄子,在华山看来这无异于报复或挑衅。华山与青城本就不睦,多了这层龃龉,那就是真结仇了。若是押此人回门派,让华山审理这案件,看在杜吟松面子上,说不定最后还是会放出这人。
她突然想到,即便在青城,是否也会发生这样的事?只不过都被掌门跟父亲掩盖过去,自己并不知情?正如救了卜生那家人所说,这样的冤屈九大家还少了吗?
她一念至此,顿觉难过。唯今之计,只有杀了这人,再将卜生与马氏接到青城安置。她举起峨眉刺道:“我来!”这回却是顾青裳抓住她。
只听顾青裳道:“你是青城大小姐,杀了他,华山跟青城怨仇更大,若遭报复,得害死更多人。”原来顾青裳早也想到这层,是以才急着自己动手。顾青裳接着道:“我杀了他,师父定会保我,说不定还夸我做得好呢。这两家人就劳烦妹子安置了。”
只是这一剑下去,顾青裳只怕也得掌门梦碎,但她义愤之下也顾不了这许多。正要动手,忽听一个虚弱声音颤声道:“我……我来……”回头望去,却是断了手的卜生。只见他一脸苍白,颤声道:“此贼与我不共戴天,我一人做事一人当,莫牵连了两位姑娘……”
他正要走出,却是太过虚弱,方才说故事时又太过激动,气血翻腾,就要摔倒。李景风从后将他扶住,道:“你别激动,先歇会。”说着走上前去,问杜俊道,“你想活命?”
杜俊连忙点头求饶:“想!想!”
沈未辰与顾青裳听了这话,不由得一愣,不知李景风葫芦里卖什么药。李景风抓住杜俊头发,将剑抵在杜俊脖子上,一把将他拽起,往河边拖去。那杜俊听说有活路,长剑又架在脖子上,虽见李景风脸色苍白,力气也不见足,但胆气早失,哪敢反抗?被李景风拽到河边。沈未辰和顾青裳都不知李景风要做什么,连忙押着牙婆跟上,马氏和卜生也嘱咐了小桃儿守在家里,自己跟了出去。
李景风对杜俊道:“把裤子脱了!”
杜俊虽觉古怪,却不敢反抗。李景风等他脱下裤子,又道:“你想活命,这两家人也想活命,你怎地就不给他们一条活路?”说罢猛地一剑割断了杜俊咽喉,鲜血全喷在河岸上。
众人大惊失色,沈未辰惊呼道:“你做什么?!”
李景风拾起裤子,从杜俊尸身上摸出一袋银两,将尸体踢入河中。他体力耗尽,巍巍颤颤走到牙婆面前,对牙婆说道:“我叫李景风,是华山和嵩山通缉犯,领了泰山和崆峒的仇名状。这杜俊在路上见着我,贪图赏金要擒抓我,被我杀了,你亲眼所见,知道吗?”
那牙婆早吓得牙关打颤,尿湿裤子,忙点头道:“是……是……”
李景风将那袋银两交给牙婆,又道:“这银子你拿去,想办法救出马小弟。”
牙婆道:“这是……这是我买丫头的钱,先……先给了他的。”
李景风摇头道:“我不管。一年后我会回来,若听说这两家人受到牵连,我必杀你。”
那牙婆跪倒在地,喊道:“不敢!不敢声张!”
李景风又问:“我叫什么名字?杜俊怎么死的?”
牙婆道:“李大风,通缉犯!杜俊杀了你……不不不,你杀了杜俊!”
顾青裳叹了口气,道:“我来教她吧。”说着上前把牙婆领走,教她如何说词。
李景风拎着杜俊的裤子走回,却见沈未辰挡在面前,一双眼早红了。
李景风搔着头道:“你跟顾姑娘都有些为难,我身上背着两张仇名状,不差这一张。”
沈未辰忽地扫腿去踢李景风膝弯,李景风猝不及防,“哎呦”一声摔倒在地。沈未辰一把抓住他衣领,将他拎起,扬手就是一巴掌。这巴掌自正面打来,李景风可是最能闪的,头一侧就避了开来。沈未辰一掌落空,不等打老,四指向后一拍,是个二连环,李景风又低头避过。沈未辰见他闪躲,索性一把将他扯到面前,膝盖撞他小腹。李景风被沈未辰揪着领口,哪里能躲?被撞得满肚酸水都要呕出来,捧着肚子哀嚎。
沈未辰大声道:“你这点微末功夫,逞什么英雄,充什么好汉?!”说着将他一把攒倒在地,喝道,“我是青城大小姐,我杀不了一个小小门派掌门吗?我杀了他,神不知鬼不觉,逼这牙婆隐瞒,把这两家人接到青城安居,我做不到吗?!”
不止顾青裳,连李景风也没想过沈未辰会发这么大脾气,说出这等话来。李景风苦着脸道:“先让我换个裤子再骂……我裤子还湿着,冷着呢……”
沈未辰见他委屈模样,想起之前更衣的事,原本泫然欲涕,忽又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又气他胡来,扭头去不看他。
李景风爬起身,躲到屋后,换上杜俊的裤子,这才舒服了些。他走回屋前,见沈未辰坐在屋外,手里拿着一小块木头,不知在雕着什么。卜生与马氏早进屋休息,顾青裳在河边教牙婆说辞,李景风怕沈未辰还在生气,走到她面前道:“对不住……”
沈未辰粉颈低垂,过了会道:“你没对不起我,是我乱发脾气。坐。”
李景风坐到她身边,两人沉默片刻,李景风道:“我知道我本事差,所以才想多学些本事。你不是说,本领再低,只要肯尽力,都是好的?”
那是她在去唐门的船上说过的话,李景风一直记在心上。沈未辰道:“你是为了我才做这些的吗?”
李景风摇头道:“小妹知道我是几时……几时喜欢上你的?”
沈未辰见他说得直接,脸一红,摇摇头。
李景风道:“那日我在福居馆遇到刺客,先见掌柜被杀,我心里难过,等那杀手向我追来,我又怕又慌,只觉得就要死在那了。我这辈子还有好多事没做,还有好多念想没成,我就要死了,什么都没了,我好懊恼,觉得白活了一生,想着若是活下命来,以后定要加倍好好过活才是。接着你就凭空飞出,丢了一样东西出来,就是你手里的凤凰,救下了我。我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又重新活了一次,然后我就看见了你。”
李景风道:“你骑在马上,就像仙子一样。”
沈未辰并非那种矫情之人,她自知美貌,这一生中也不知听过多少人这样夸赞自己,长年的教养已经让她把这种夸赞当成礼貌。可如今听李景风这样说,她竟泛起小时第一次被师长夸奖时的窃喜。
“我不是为了你才做这些。”李景风道,“我是想做像你一样的事,才做这些。”
沈未辰削着手中小木枝,默然不语,过了会才道:“那还是我害了你了?”
李景风抓抓脸颊,笑道:“当然不是!我洪福齐天,这一年来走到哪都有贵人相助,武功这么差都没死。我想上天给了我这么好的运气,肯定是要让我做些事情!”
“你以为每次都能这么走运?”沈未辰道,“运气没了,你下次说不定就死啦。”
李景风笑道:“那更要趁着运气好时多做点事,运气没了才不会懊悔。”
“跟我回青城,他日名扬,当三爷那样的人不好吗?”沈未辰问。
“今天若是三爷在,这事倒是好处理些。”李景风道,“但三爷也有三爷的难处。况且世上已经有一个三爷,用不着再多我一个,我要走我自己的路。”
“你在嵩山遇到什么事了?”沈未辰猜测李景风的转变必与嵩山一行的经历有关,萧情故的书信之外定有她不知道的内情,“他们嵩山派自己都不追究了,你为什么非杀副掌门不可?”
李景风沉默半晌,从自己半道遇上奚老头开始说起,说到苏银铮执意要嫁他,他被迫留在嵩山,萧情故用计引出秦昆阳。直说到奚老头自尽时,沈未辰不由得“啊!”的一声惊呼出来,最后才说到自己去行刺,用去无悔杀了秦昆阳。
“我就是个连侠名状都没有的普通人,那些有身份的坏人,萧公子不能杀,三爷不能杀的人,我能。不论日头多大,地上总有影子,那里总有委屈,有可怜。”李景风道,“那就是我要去的地方,可我身上不能绑着门派,绑着规矩。”
他接着道:“我这辈子再也不会跟九大家有任何瓜葛,只有这样,我做的事才不会牵累别人,也不会因为我身上牵扯着谁就为难。”他抓了抓头,讷讷道,“我不太会说话,说了一堆,也不知讲得清不清楚。”
“以武犯禁,不与权交。”沈未辰道,“因为权势必须绑着规矩跟身份,身份越多,顾忌越多。就像三爷如果不绑着崆峒掌门亲弟的身份,彭老丐不绑着江西总舵跟彭家人的身份,那严非锡、彭千麒,这些人早就死了。”
李景风连忙点头,笑道:“还是小妹聪明,一下子就说明白了!‘以武犯禁,不与权交’,这八个字真好,我得记下来!我没有二哥和萧公子那样的本事,干不了帮千千万万人的大事,我帮一个是一个,干点小事就行。三爷有三爷的侠路,我也要走自己的路。”
沈未辰问道:“那你以后是不是跟我哥,跟我都不能当朋友了?”
李景风道:“朋友还是可以的,但不是兄弟,反正也没多少人知道我们结拜的事。以后青城需要我,我也会去帮忙,偷偷摸摸就好。”
沈未辰道:“你这样一个人,不寂寞吗?你这点本事能做什么?你没靠山,得罪这么多门派,他们随时能要你的命。”
李景风笑道:“怎么会?本事可以慢慢学。而且,有了彭老丐当榜样,才有三爷,有了小妹跟三爷,才有我。”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以前以为,侠就是济危扶困,后来才知道,原来大侠的意义是在光天之下的阴影处点一盏灯,照亮一小块黑暗,然后就会有人学着,灯一盏一盏点起,这世上就没有黑的地方了。我想望会有人因为我而继续去做这样的事,但凡有人因为我而愿意点灯,这样一盏一盏传下去,我就算死了也不寂寞。”
至此,沈未辰终于知道李景风不回青城的原因,也清楚李景风为何变得对自己如此坦然。只因已决意割舍,便不挂怀,自然坦荡。
只听她低声吟道:“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坠河而死,当奈公何?”
李景风听不懂这句话,心想,我不过河怎么到甘肃?而且昨夜坠河终究也没死啊。
顾青裳交代那牙婆完毕,放她离去,走过来笑吟吟道:“你们聊什么聊这么久?也说给我听听。”
沈未辰道:“我不带他回青城了。”
李景风喜道:“真的吗?我就知道小妹会懂我!”
顾青裳讶异道:“不带他回青城,那接下来怎么办?我们自个回青城?”
“以他功夫,还没走到昆仑就死了。”沈未辰回头,对李景风道,“我们送你去昆仑,到谢先生说的地方去。”
李景风没想到沈未辰竟要送他去昆仑,不由得愣住。顾青裳却拍手笑道:“好极了!”她本不舍得与沈未辰分别,这次寻着李景风,以为旅途将尽,正自惋惜,现在听说还要走一遭崆峒,不由得大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