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再生事端

他选择静待良机,慢慢搭建起全新的供应链与销售网络。

与此同时,他亦在背地里筹备着如何应对官府随时可能发起的围剿。

为此,他精心拟定出详尽的应急预案,旨在官府有所动作之时,能迅速做出回应。

孙达通过派人监视刘瑞的审讯,猜出了刘瑞要做地下盐帮的意图,他派人检查了苏无名和毒蛇仍然关在牢房里,放了心。

不料刘瑞为了迷惑官府,竟然也加入了囤积官盐的队列中,与官府争抢生意。

明面上,刘瑞也是一个黑心的官盐倒卖之人,降低了官府对他暗地里重建私盐帮的怀疑。

随着刘瑞打压官盐价格的举动逐步展开,地下苏无名声名鹊起,深得民心,备受百姓爱戴。然而,此计犹如一把双刃剑,深深刺痛了权贵们的神经,触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权贵们知道是刘瑞在暗中捣鬼,却没有真凭实据。于是,他们暗中勾结在一起,开始策划一场针对刘瑞的报复行动。

权贵们首先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在官府中不断散布关于刘瑞的谣言,试图诋毁他的声誉。他们诬陷刘瑞囤积私盐、扰乱市场秩序,甚至暗示他与盐贩有着不正当的往来。这些谣言如同乌云般笼罩在刘瑞的头顶,让他倍感压力。

不仅如此,权贵们还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收买了一些官员和地方势力,让他们共同对抗刘瑞。他们暗中指使这些人在行动上给刘瑞设置障碍,比如故意拖延食盐的收购和运输,使得刘瑞的生意陷入困境。

更为阴险的是,权贵们还企图通过栽赃嫁祸的方式,将刘瑞置于死地。他们派人暗中在刘瑞的盐库中藏匿大量私盐,然后故意泄露消息,让官府前来查抄。这一行为无疑是想让刘瑞背负罪名,遭受牢狱之灾。

面对权贵们的阴谋诡计,刘瑞感到十分愤怒,但他并没有被吓倒。他深知自己必须要保持冷静,才能应对这场危机。

刘瑞心里很清楚,如果他真的被查出私藏大量私盐,那么等待他的必将是牢狱之灾,甚至可能因此丢了性命。不仅如此,他还将背负着私通贼寇、危害朝廷的罪名,这让他在当地的声誉扫地,成为众矢之的。

面对这些权贵们的疯狂报复,刘瑞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一方面,他需要承受来自官府的巨大压力,不断接受调查和审讯;另一方面,他又要想方设法维持食盐的供应,确保百姓的生活不受影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稳住民心,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刘瑞不得不变得更加小心谨慎,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他深知,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于是,他开始加强对自己盐库的守卫力量,以防有人暗中破坏或窃取证据。与此同时,他也秘密展开调查,试图找出那些被权贵收买的官员和地方势力,以便及时掌握他们的动向,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刘瑞决定采取主动行动。他亲自邀请官府派人来检查自己的盐库,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打消外界的疑虑。当官府的人来到盐库时,刘瑞紧张地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经过一番仔细的检查后,官府人员发现刘瑞的盐库里并没有私藏的私盐。他们对此感到十分惊讶,原本以为可以借此机会给刘瑞一个沉重打击,但事实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刘瑞见状,趁机向官府的人诉说自己的遭遇,表示自己一直奉公守法,从未有过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他恳请官府能够出面保护自己,以免受到权贵们的陷害。然而,尽管官府的人对刘瑞的处境表示同情,但由于这些权贵们的势力庞大且根深蒂固,他们也无法完全站在刘瑞这边。毕竟,与权贵们对抗并非易事,稍有不慎便会惹祸上身。所以,官府只能答应刘瑞尽量帮助他,但同时也提醒他要注意自身安全。

刘瑞意识到,他必须依靠百姓的力量来对抗权贵的打压。于是,他开始四处奔走,向百姓们讲述自己的遭遇,并呼吁大家共同抵制权贵的不法行为。

刘瑞的真诚和勇气赢得了百姓们的敬佩和支持。他们纷纷表示愿意站在刘瑞这边,共同对抗权贵的压迫。一些有识之士也纷纷站出来声援刘瑞,揭露权贵们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