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一起进来的中年男子,插嘴介绍道:“余医生,我儿子即便最简单的’啊’,也是发不出来的。”</P>
这么严重?!</P>
余至明又叮嘱道:“即便’啊’也发不出,也要努力做’啊’的发音动作,我要探查一下是发音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P>
停顿一下,他对半低着头的少年道:“来,努力尝试一下……”</P>
“啊……”</P>
在余至明引导下,少年终于把嘴张开。</P>
下一刻,余至明就察觉到有气流,从少年的嘴里冲出来。</P>
果然,没有声音发出。</P>
不过气流的激荡,却是让余至明对少年的咽喉部位有了清晰的感知。</P>
可以用疤瘤遍布来形容。</P>
不仅如此,少年的声带、气管,还有食管等部位,都有明显的手术缝补形变痕迹。</P>
单从这些愈合后的疤瘤和缝合牵拉造成的组织形变,余至明能想象的到,当初伤势的严重性,还有复杂性。</P>
余至明眉心皱起,手从少年的脖颈上撤回,看向一旁的中年男子,说:“我需要对你儿子做几项细致检查,你留在这里不太方便,需要回避一下。”</P>
中年男子倒是没有质疑,干脆利索的离开了检查室。</P>
待检查室的门关好,余至明看着眼前头依然半低垂的少年,缓缓的说:“我先向你解释一下,我们的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P>
停顿一下,他轻声道:“人的声音,是由肺部气流冲击喉部声带,引起声带振动后发出,再经过咽腔、口腔、鼻腔和鼻窦的共鸣和调节,而最终形成各种各样的语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