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台下人对台上角的反馈,与之会产生联系的人,只会是她们的台下人。
即便是其余的菁水楼保家、音家、武家,只要没登上台,他们都是更加懂一些的观众。
这样绝对的一对多关系结构,这样被爱自己的人团团围住的‘无形束缚’,演绎要求的情感充沛,与她们往往较为干净的底色。
让这室内的花,在绽放的过程中,总会不经意地向着自己心向地地方花开。
大多的花,都是歪着长的。
底下的客人又会自行解读这份花意,只是这大多时候与她本身无关。
灵大家爱慕一个宛如谪仙翩翩的男子,一些人肯定无法接受。
可这一对多的关系模式中,并不是只有情爱之恋。
一些人也至少会觉得‘女儿’还没瞎,也能带着祝福。
若是让他们站在一起,也是这台上的一对璧人。
这样几次合台后,大部分客人也会接受这个事实,甚至衍生出一部分只喜欢他们共同登台的客人。
客人的想法注定难以统一,也不必统一。
因为潮水的方向,从不在台下,而是在台上的几人。
台下熙熙攘攘,台上安静的落针可闻。
他们都在思考,也在做着自身的打算,信息场中的熵值已经堆高不下。
对台上这些‘冷漠’的人,他们都能从与灵大家相关的情绪漩涡中独立出来。
尽管见证了修铭与灵筠的纠葛,但回到问题本身,裴焕所注重的真相。
一切却依旧在水面下潜藏着。
以修铭视角为重的余相,看似让他们都更加靠近的真相,却又引申出了更多的问题。
裴焕的眉头皱成大大的川字,手托着下巴,视线在台上几人间左右徘徊。
修铭真的是凶手吗?
那么为何他根本没有登台?这段余相,似乎是他的不在场证明?
动机呢?甚至用因爱生恨的角度,也很难成立。
哪怕不敏感的人,也能看出余相中是灵大家对修铭有情意,而修铭只是被动的那一方。
如果是想除去麻烦?这种过激方式不是引来的更多麻烦。这有些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