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们都达成共识,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展示宝物阶段,每人至少需拿出三样宝物比拼,你们是否已准备好用于此次比拼的宝贝,现在就可以拿出来了吧?”
“没问题,我现在就去取来。”
方天应允,并指示莫潇:“莫姑娘,帮我把存放于你那里的那只青花五彩龙纹出戟尊取出,另外两件宝物在车里,我这就去取来。”
方天离开展览室,莫潇也随之前往自己的休息室取青花五彩龙纹出戟尊。待他们再次回到展览室时,发现蔡坤并未离开过,只是他的面前已然多出了三个精美的盒子。
“方天,不如这样,鉴别宝物这一环节,不如改为互相鉴定对方的古董,这样或许能节省不少时间。”
蔡坤竟然主动提出建议。
方天胸有成竹地说:“可以,那我先来看看你的这三件宝物如何?”
蔡坤微微颔首,将三个盒子置于桌上,示意方天进行鉴定。方天快速浏览了一遍,随手打开了其中一个盒子,从中取出一只湛蓝色的碗。
碗高约寸许,直径半尺,口微敛,腹部弧线流畅,小圈足规整细腻,整体呈现典型的瓷碗形态。碗身通体覆盖着天青釉色,釉面透出乳浊质感,布满细密的小气泡,伴有棕眼与细长的冰裂纹;口沿釉层较薄处显现出淡黄色彩,釉汁流淌自如,圈足外部积釉厚重,光洁如宝石,底部留有釉迹,裸露的胎土呈灰黄色。
“在座各位恐怕都听说过,五大名窑瓷器,个个都是顶尖之作,价值连城。
这里提到的是我们北宋时期的钧窑瓷器。钧窑瓷器以其瑰丽的釉色闻名于世,尤其是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出的铜红窑变釉,更是令其声名远播。这种釉色天然而成,变化无穷,因其色调各异,被誉为玫瑰紫、茄花紫、丁香紫、海棠红等多种美称。
根据文献记载,钧窑瓷器的起源可追溯至晚唐至五代时期,彼时官窑兴盛,民窑众多,而钧窑产出的各种瑰丽瓷器深受宫廷喜爱,逐渐成为宫廷专属官窑,一时之间无人能敌。至北宋时期,宫廷对钧窑的喜爱更是达到了顶峰,甚至特设窑口,扩大生产规模。
由于钧窑的独特地位,各民窑纷纷效仿其瓷器制作,可以说在当时,钧窑就如同瓷器世界中的帝王一般尊贵。眼前的这只天青釉碗,无论从釉色、开片形态等方面来看,无疑是一只正宗的钧窑制品。
然而,尽管钧窑瓷器品质上乘,但在当今古董市场上却显得较为冷清,相比于汝窑瓷器数次破亿的拍卖纪录,以及定窑瓷器动辄千万的价格,钧窑瓷器的市场价格颇为尴尬。就拿这只天青釉碗而言,即便各方面堪称完美,但受市场局限,其最高估价也不过百万左右。若以此参加宝物比拼,坦白说,根本不足以构成竞争,倒不如直接认输。”
方天从容不迫地剖析了这只天青釉碗的真伪、来历及价值,并略带困惑地看着蔡坤。毕竟,按照本次比拼的规定,展示宝物的最低标准即为千万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