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钟应甚至见到了一张黑色排箫, 黑色音管缠着赤红绳索,垂着中国结,十分的抢眼独特。

“您这里还卖中国乐器?”

钟应说的中文。

老板笑出声,走了过来,也用中文回答,“这里被称为奥地利唐人街,我当然要卖点中国的东西。”

他伸手拿起漆黑排箫,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浓重烟味。

又在一身烟味里,没询问钟应的意见,兀自用排箫吹出了简单的音调。

钟应听到了“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的单调声音。

老板吹完了《新年好》,笑着说道:“听出来了?你是中国人?”

钟应点点头,笑着看他,这老板还挺喜欢中国文化。

老板又问:“来旅游还是留学啊?”

钟应想了想,说:“我来找东西。”

老板爽快的笑出声,放下了排箫,丝毫不介意钟应的答非所问。

“你慢慢找。”

他从烟盒里取出一根烟,也不急着点燃,夹着它指了指店外的街道,“我这儿找不到你就往前走,尽头有家中国乐器行,那儿的琵琶、二胡一绝。”

说着,他点燃了烟,慢条斯理吐出一口气,“我这儿的琵琶、二胡,也是从他家薅的。”

一个“薅”字,顿时减淡了他混血容貌产生的距离感。

钟应觉得老板有意思,拿人家的东西一点儿不避讳,语气还颇为得意,看起来跟中国乐器行关系不错。

钟应身边就有一把红木琵琶,钢弦的。

他正要拿起来,尝试顺着琵琶问一问木兰琵琶,视线忽然一转,就见到了旁边墙上吉他群里,一把显眼的琵琶。

它高高悬挂在墙上,不仰头去看,很难注意到。

可是一旦注意了,它便夺走了钟应全部注意力。

因为,它曲颈四轸四弦,紫檀木雕刻木兰,和那把雄蕊琵琶一模一样!

“老板!”钟应急切的指了指它,“这把琵琶能给我看看吗?”

“它?”老板抽着烟,睨了一眼钟应,“你会弹琵琶吗?就要看它?”

此时钟应也顾不得许多,直接拿起身边那把钢弦红木琵琶,站着抱琶,弹了一首新人入门的《茉莉花》。

熟悉的旋律荡漾指尖,钟应站着竖抱琵琶,弹奏乐器毫无压力。

却把老板看得目瞪口呆。

他也是个懂琵琶的人,这种容易上手的琵琶曲,每年都能听上几十次。

可钟应的弹奏不同,手指弹挑轮滚,没有义甲,拨弄出的声音依然干净利落。

钢弦奏出了别样的似水柔情,泠泠琴弦之中,似乎飘来淡淡幽香,带着午后烟雨的余韵、狭窄弄堂的悠长。

他好像见到一个鬓间插着茉莉的温柔女人,撑着油纸伞,穿着素旗袍,跨越了旧时光。

永远活在戴望舒笔下的《雨巷》。

老板视线柔和许多,叼着烟笑了声,“厉害啊,也就比我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