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很快到达目的地。
因为以前闹过几次山灾,最危险的区域现在已经没有百姓居住了。
不过毕竟根就在这里,大伙也迁不了太远。
盛珺打眼一看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就知道如果发生灾害,这些百姓仍有被波及到的风险。
做防护果然是很有必要的事。
想要做出好的效果,不仅要有短线策略,还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准备。
短期内可以做的就是清理一下灾害多发地点的泥土石块,修建抗滑桩、防护堤、挡土墙等。
另外,还可以组织百姓们做几次疏散演练。
至于长期的工作,需要植树造林来保持水土。
再就是对百姓们居住的区域做一个更好的规划,让大家住到更安全的地段去。
长远的先不提,还是先从建造防护堤做起吧。
盛珺她们很快来到一户村落跟前。
这个村的村民很是谨慎。远远看见她们这队气势汹汹武装精良的生人到来,畏惧极了。家家户户都飞快跑回屋里,紧握着农具闭上了大门。
为了打消他们的戒心,小队长就只带了两个人进村,从头敲门到尾。
最后还是村长开了门,故作镇定地询问她们来意。
“我们是县令派过来的,想要组织大家做些防护措施,抵挡出龙和走山。人物,带着咱们修出来的堤看着就结实!”
“我觉得那边完全可以再修一处防护堤!”
“就是就是!一处都不能够,我觉得可以再来三处!”
小队长听得哭笑不得:“如今这些已经足够了。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会带大家做一些灾害来临时的疏散演习。”
演习当然也会管饭,百姓们很愿意参与其中。
不过只是参与还不行。
为了保障大伙的安全,小队长又以奖励为诱组织了几场考核。
为了拿到吃的用的,村民们也是拼上了吃奶的劲,学习到了不少知识。
等到所有人的演习考核都通过了,盛珺她们也放下心来。
这就到了要告别的时候。
临走之前,小队长还从别处调来了一批小树苗和花草,嘱咐着村民们没事就多种种树。
防护树林的图纸就留在这里,按照图示去一点点填充就行。
等安排完这件事,双浮之行也算彻底告一段落。
盛珺等人即将启程,新的目的地是有蝗灾风险的千花。
一群人正式出发。
怕人手不够,她们还从兴和调出了一些人出来,打算在千花会和。
送走了好心肠的大人,双浮的百姓们也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用着肥皂,穿着雨鞋下田,人们时时刻刻都念叨着方家军的好。
盛珺她们离开后,俩回城的衙役也将情况如实报告给县令,后面还带了一队人手过来,不怀好意的模样,不知是想搞些什么小动作。
只是,没等衙役们发话,留下的方军就用几支完全看不清速度的弩箭钉在了他们脚下,彻底打消了那些多余的念头。
衙役们倒也能屈能伸,趁势改口声称自己是要来帮百姓们干活的。
方军也没提出任何质疑,直接押着他们去干活了。
直到过去许多天,这群人在田里累得半死不活,才又灰溜溜爬回县城。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安稳的日子。
盛夏过半,今年的雨水格外充沛,双浮很快迎来了几日强降雨。
在这里,这种气候并不陌生。
百姓们也终于从兴奋中冷静,开始后怕起来。
“幸亏,幸亏咱们修了防护堤,不然这大雨一直下的话,出龙,不,泥石流,就又要来了!”
“不过,咱们那个堤,真能管用吗?山上有那么多大石头,出龙都能拍碎啊……”
还没亲眼见识过防护堤的效果,百姓们并不能完全信任它,一个个都揪心起来。
留下来的那些方军也没松懈,每日小心出门勘探着山体的情况。
雨势不小,之前种下的绿植被冲走不少。好在填裂缝的混凝土起了效果,山体目前没有松滑的迹象。
挺过这场降雨,问题应该不算大。
胆战心惊几日,发现山上的情况稳定,百姓们终于放下心来,庆幸地说了许多感
激的话。
大伙也终于明白了盛珺她们的苦心。
“唉,之前大人们说要用那个啥土填山缝,我还觉得白费劲。你想想啊,那土填进土缝里,不还是土吗?发了泥水一样得冲走,没想到居然真有用啊!”
“我们才是一直住在这里的人,这些灾祸要害也只会害到我们头上,大人们本不用这样操心。可她们不仅来了,还贴补了各样的好东西给我们啊!”
雨一直下。
山上的防护虽有用,但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
有两天山上的情况比较危险,方军冒死探查过后,就组织大家疏散到更安全的地方去了。
百姓们全都听话地照做。
也是在这紧要关头,实际应用上了,大伙才发现这疏散演练的效率有多么高。
如果真发生什么事,只要按照走过的路线,跟在方军大人们的屁股后面,就绝对是安全的。
一群人心情复杂,感慨万千。
何为父母官。
他们没从县令身上感觉到,却从方军们身上获得了关怀与温暖。
又过了两天,雨过天晴。这次危急终于彻底解除。
方军组织起百姓,事后去清理山头的碎石,又补了补山上的裂隙。
种树这事再也不用人催了,百姓们没事就往山上跑,变得积极许多。
方军们对此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