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东门之杨
阿青回到长安,引起了轰动。
她的故事,比她本人,更早一步传遍五陵。
在离长安还有一段距离的周边县市,阿青编了首又短又顺口的歌谣,教给沿途遇到的孩童:
“敬其妃,舟连桥成履于渭;恶文母,梁断楫折艇不渡。”
“妃”和“配”通用,是一样的意思,指配偶。
这首歌大致唱的是周文王之妻、周武王之母太姒,引用渭水无桥,周文王以舟为梁的典故,歌颂夫妇恩爱。
但是后半句衍生出的诅咒,才是阿青的重点。
她没死,就绝不会放过折辱她的人。
何为夫妇?何为恩爱?
嫁了人又不会一日之间从女郎变作牲畜,埋首陇中架犁耕作,挨打挨骂无知无觉,受了侵犯唾面自干。
如何不怒?如何不恨?
托了她出嫁时的天真想法的福,一口气带上三十位媵妾之举,居然让她有了太姒的美名。
美名好啊。
好就好在,与她素不相识的人,亲自见到她、结识她、熟悉她之前,都会先认定她是一位无愆无瑕的贤德妇人。
她抚摸着阿母所化的白色瑞兽的鬃毛,看向前方骑马的卫青的背影。
良骐骏马都畏惧阿母,她又不想与阿母分别,遂不曾与他并辔而行,远远地缀在车队之后。
拉开距离,就有心思想些旁的不要紧的事。
——阿青知不知道她长大了、也有了这些复杂的心思?他什么时候才会知道呢?
童谣像野火一样蔓延开去。
卫青不知道。
也没敢告诉她,他不齿卫侈为人,憎恶卫侈带给阿青诸多苦厄,打定主意,着实做好准备,根据阿青提供的罪名,仔细搜集罪证,从重从严收拾那厮。
他只和阿青交流了合法操作的前半部分,隐去了后半部分将卫侈打落凡尘后,除恶务尽的心思。
——阿青乐天知命,安分随时,人又天真,煞气太重太血腥的一面让她看见,恐怕会吓到她。
他选择性地遗忘了,逃亡中途,戏水休息的阿青,在猝不及防地被他当做投河救援时,警惕而果断的当胸一刀。
也选择性地遗忘了,阿青讲述的逃亡之前,把乐平侯变成乐工侯的临别礼物。
说不定就算他亲眼看到阿青爬到屋脊,向下张弩,射杀无耻败类,也只会担心,会不会有梁上的蜘蛛落到她裙摆,惊着了她。
看不见张弩部分。
阿青自幼不曾欺凌弱小,平素与人为善,恩怨分明。她会发火,一定是激怒她的人不好,难道还能责怪她么?
白色瑞兽十分凶猛,沿途猎杀不少大小猎物,还会给阿青分享一些血淋淋的生食。
阿青也不嫌弃,她没说她是怎么在山林之间转了一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