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摇了摇头:“非也,为师只是在感叹大自然的奇特。我们师徒之前在荒郊野岭走了许久,都是怪石黄土。到了这,反倒有了仙境一般的山。”
“雨过天晴青壁润,风来松卷翠屏张。雷公电母的一场雨,洗去了熊精原本的妖气,只留下自然之气与佛光,为师一路走来,就看这最为顺眼。”
“师父回程时说不定会觉得此处更顺眼呢。”孙悟空奉承道,“之前老住持还有世俗气,熏得这里污浊不堪,眼下换了位得道法师,未来一定会更好。”
“是极是极。”唐三藏被孙悟空说得眉开眼笑,心头原本对好地方被糟蹋的隐隐郁气也消散殆尽。
畅快地一挥马鞭,唐三藏这才继续西行。
师徒又行了几日,终于看见了村庄的踪影。有农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和别处不同。
参天野树伴着曲水溪桥,显得一处处规划齐整的农田格外生机盎然。他们从田埂旁走过时,还有鸳鸯蝴蝶在头顶飞。
不远处是一座座土墙茅草顶的屋子,屋外用竹子编成篱笆,整齐细密地将房子围起来。散养的雄鸡在院中踱步,低头啄了几下,又扑棱着翅膀飞到篱笆上,抬头挺胸神气昂扬地看着远方。
再往更远处看,则是一座用砖石垒起来的建筑,建筑周围有片林子,种满了桃杏树。用上瓦片,刷上白漆的宅院,在旁边茅草屋的衬托下,看着格外富贵。
“看来此地百姓生活富裕,我们去最角落那条街上看看。不知道此处可需要请人念经,念一场也能换点干粮。”唐三藏大喜,他们身上的干粮已经不多了。
观音禅院虽然临走前准备给师徒二人干粮,但唐三藏认为他们修缮禅院更需要食物,就只收了一点。现在行李中剩的大部分能入口的,还是孙悟空一路上挑的野菜。
“我说要给师父买马的碎银还没用呢,我们直接买不就成了。”孙悟空不理解唐僧为什么要讲经换干粮,上次不还同意花银子吗,这次怎么就不行。
“菩萨让为师取经,自然是磨炼为师,一路花银子过去,又能有什么磨炼的意义。”唐三藏在和游僧明和聊过后,对着孙悟空的耐性好了许多,现在已经可以心平气和地给孙悟空解释。
“上次同意是因为要买马,辩经最多换干粮,不会有人愿意送马,我们只能用银子买。所以两件事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孙悟空这才想明白,他收回碎银,乖乖地牵着马往唐三藏说的方向走。
师徒两人虽然知道此处富裕,但没想到他们富到这种程度。
从这一条街上走过,除了卖饼卖布料等常见店铺,师徒两人还看见许多卖琉璃器皿的店铺。
在长安价值千金的琉璃器,就这样大咧咧地放在店铺前面的木板上。走过的行人别说去偷,连看都不屑于去看,可见此处琉璃的产量有多么大。
琉璃是佛门重宝,从来没有过邪念的唐三藏,在这种情况下,也忍不住上前拿起一个琉璃器把玩。
细看还是能够发现问题,这些琉璃器和唐三藏在长安见到的不一样。
长安的琉璃器皿都是用矿物烧成,颜色由矿物本身的颜色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