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怎么回事,怎么不讲了。”偏僻地区一个书生站起来,愤怒地发出质问,连平时格外珍惜的墨水溅到身上都没去理会。

不止他,大唐不少人都在质疑天幕。

拎得清的人们冷眼看着他们,心里不断冷哼。这些人不就是想一步登天,学到灵猴的本事吗?

他们也不想想,佛道两教遍布大唐,他们也没能从经文中领悟一丝成仙道理。灵猴的门派修行要求只会比大唐要求高,天幕又怎么会将画面放给痴心妄想的他们看。

现实中他们就算找到灵猴门派的山头,也会被人扔出来,只能在门口当睁眼瞎。要是他们心思再坏点,恐怕大门在眼前,他们也看不见、踏不进。

正在赶路的孙悟空看到天幕直接略过他在斜月三星洞的生活,绷紧的心弦松了下去。

他离开斜月三星洞时,师父就说过不要跟外人提师承,虽然师父说是怕他惹祸,牵连到师门。但是悟空觉得,愿意教他七十二变的师父,又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他?怕他惹事,应该一开始就不教,那天见到他就将他逐出山门不就行了,悟空觉得师父肯定有不能为外人道的难处。

要是原本应该保守的秘密被天幕放出来,肯定会对师父造成困扰。幸好天幕还算有眼色,不然他就算放弃陪取经人西行取经,也得回斜月三星洞一趟。

“师父,我看前面郁郁葱葱的,必定能找到不少当季水果菜蔬。我曾经也在野外求生过,知道这个季节有荠菜、菌菇、酸枣,梨子等物。不如你下马歇一会儿,我去前面采,好省点干粮。不知什么时候能遇到下一户人家,耐放的干粮留着日后用。”孙悟空拎起缰绳,打算把马往旁边牵。

唐三藏回想最近的干粮消耗,便顺从地下了马,找了个干净地方,闭眼坐下开始念经。

孙悟空进入树林后,先抹干净眼角的泪水,才去给唐三藏吃的。

天幕果真将灵猴的求学画面截得干干净净,再一次亮起来,已经是灵猴腾云驾雾回到花果山。

灵猴也有不顺的时候,刚刚那些想要偷学仙法的人,看到灵猴回花果山的第一件事竟是找回自己的地盘,不由得心中便生起了一丝快意。心里阴暗的人甚至想看灵猴在此跌个坑,他们不敢怨天幕,却怨起了灵猴,这些心里话要是说出来,真是要让旁人笑掉大牙。

学法归来的灵猴,又怎会如他们所愿。三下五除二就横扫占山的魔王重新拿回花果山,还率领普通的猴子猴孙练起了武功。

灵猴得来的功法有哪会是普通的地摊货,猴子们滑稽且歪七扭八的动作,也掩饰不了功法的古朴和其中蕴含的大道理。

稍微识货的人都跟着天幕中的动作练了起来,李世民也命令身旁手速快的史官,将天幕中呈现的功法和招式记录下来。

李世民凑到史官旁边,看他的详细记录,满意地点头。他可是立志于开疆扩土的帝王,若是功法有效,便好好在军中推行,不但能增强实力,还能减少士兵死亡率。

当然天赋异禀的帅才和将才也多多益善,希望埋没的天才能在看了天幕后被挖掘出来。

孙悟空看见天幕也想起曾经游历南部瞻洲得到的功法。功法是人族自己所创,完全按人族特性创的,它其实不太适合猴子猴孙们练,孙悟空在花果山教了许久,他们也只学了个皮毛。

真要说合适的人选,应该是他旁边的唐三藏。

唐三藏已经展现过自己屠虎的能力,但孙悟空看他姿势知道他没有系统学过。若是有了功法辅助,唐三藏的武力值会上升,能够自己面对妖魔鬼怪,孙悟空也就能在后面偷会儿懒。

已经认定主意要偷懒摸鱼的孙悟空就找了个话题慢慢往武功上扯,最后在和唐三藏的讨论下,将功法告诉了唐三藏。

“悟空,无缘无故我不该得此功法。”唐三藏在这一方面为人清正,不受外物诱惑,到了声阿弥陀佛,便拒绝了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