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鼻祖-妺喜(三)

【“王上,臣一片忠心向阿桀,却未曾想他……他竟然辜负了我。”】

【伊尹哭得情真意切,大殿之内本还有顾虑的夏国臣子们都感同身受地心酸起来。】

【赤诚之心喂了屏蔽词皇帝,是作为一名为官之人此生最大的悲哀。】

【奸佞也无一不这般认为。】

【伊尹缓缓地从怀中掏出一个被绑得结实的小布包,当着众臣之面颤抖着双手打开。】

【“这……莫不是商王的玉玺?”有眼尖的大臣看得真切,忍不住发出惊呼声。】

【有了玉玺作为投名状,伊尹很快就得到了夏王阿桀的信任和重用。】

秦朝。

嬴政觉得这打斗的画面委实难看,却又很理解,毕竟伊尹是个厨子嘛。

虽然之后位居商朝丞相,可也是个文臣。

“既然看到此处,臣有一事还烦请陛下定夺。”李斯从自己的小书案上拿出来几张雪帛,奉给嬴政,解释道,

“这是臣草拟的几种传国玉玺的图纸。”

李斯本来还惆怅上面写什么字好,后来陆陆续续听到不少阿婆主盘点中提起,他们大秦的传国玉玺上刻了八个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他心里一合计,觉得还不错,于是连夜赶制出了几份图样。

“嗯,这份吧。”字都是一样的,略有不同而已。

嬴政选完又道,“那还少一块上好的玉,这玉玺便成了。”

“陛下,待您灭掉赵国,便可将那和氏璧完毕归秦了。”赵高提醒嬴政。

三国时期。

孙策合上周瑜的来信,下定决心,抱着一方木盒向军帐走去。

袁绍正在和众臣仰望光幕,欣赏精美的画面,忽听人来报江东孙策要求面见。

“伯符有一事相求,还请主公容禀。”孙策双手高举小盒,双膝跪地,声音诚恳道。

“世侄怎能行如此大礼,使不得。”袁绍嘴上这么说,眼睛却没离开半空中的光幕。

此时伊尹拿着菜刀上下翻飞,正是最紧张刺激又有意思的时候。

“伯符今早收到家中来人禀报,母亲身染风寒,弟弟又年幼不能主持庄上之事,所以臣斗胆前来请求主公能让臣回家尽孝。”孙策声音里满是急切道。

“身染风寒?你又不是……算了,吾派个医官代你去看看总可以了吧。”袁绍还没完全糊涂,怕他跑了。

“家父身亡,母亲年迈,伯符不想再颠沛流离,只想回到江东故土守着弟弟长大。”孙策向前跪行两步,接着道,“遂想将这方传国玉玺和手下兵士全部献于主公,愿主公如玺上之字一般,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看什么神迹看神迹,看什么光幕看光幕。

现在什么在袁绍的眼里都黯然失色,唯有这小盒中的玉玺才是他毕生所求。

袁绍打开盒子,喃喃道,“好……好……你说吧,想要什么,伯伯定全都允你便是。”

“伯符别无他求,只想带着父亲身前身边的四名老将一起回家种地。”孙策极力掩饰声音中的迫切。

“哪四个会种地?”袁绍整个人都开心得迷糊了。

“韩当祖茂,程普黄盖,四位叔伯。”孙策咬紧了叔伯二字。

“你说让他们去种地,他们四个可愿?”跟着他混,以后可是从龙功臣,跟着孙策这个黄口小儿回去种地。

袁绍才不信世上有这么蠢的人呢。

四个“蠢人”走上前抱拳而跪,大声道,“我等愿意追随少主,回家种地!”

“好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