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战七捷—卫青:赤道】
“为什么?”
【七战七捷—卫青:因为离太阳直射点更近?】
“仔细想想,告诉我你们比较有把握的答案。”郭倾有意让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想直接公布答案。
过了几分钟,一个不太眼熟的名字说话了。
【无所不观—张苍:我以为,这是因为圆的特性】
“怎么说?”
【无所不观—张苍:把太阳看做蜡烛,地球看做一个小球。把球放在蜡烛正上方,和放在侧上方,被照亮的面积不一样】
【无所不观—张苍:可是蜡烛还是那根蜡烛,而且我觉得,放在侧上方时虽然照亮的面积变大,但是并没有那么亮】
为了答题,还点了一小截蜡烛。在那个蜡烛还很稀少的年代,张苍也是拼了。
“非常好!说的是对的。”郭倾很欣慰,愿意自己动手可比干听他讲课效果好多了。
“正是因为阳光的热量被分摊了,才会导致高纬地区的积温没有低纬度高。”
“由积温的多少,我们划分了五带,这个我们第一节课就讲过。以南北回归线和极圈为分界,从赤道向两极分别是热带、温带和寒带。其中为了区分南北半球,在温带和寒带前加上对应的南北。”
他没有继续讲下去,而是放上来一张中国地图。
“既然你们对农业这么感兴趣,我就顺着这里给你们讲讲咱们国家内部的积温带划分。”
“要了解温度带,首先就要知道积温是什么东西。我国将日平均气温连续在10c以上的日子叫生长期,生长期内每天都去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就得到了积温。”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一共有五个温度带,分别是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还有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你们在图上应该能看清楚。”
“热带分布的地区很小,你们记住四个地方:海南岛全岛、台湾岛南部、广东的雷州半岛和云南的西双版纳。年积温在8000c以上,这里的水稻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亚热带是秦岭—淮河线以南,除了热带以外的其他地区。年积温高于4500c,但小于热带,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暖温带向北大致到长城—祁连山—天山一带,我记得西汉那时候霍去病就打匈奴打到了祁连山。这一片年积温在3400c以上,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剩下的地方除了青藏高原和寒温带那一个小角,全是中温带,积温在1600c以上。寒温带只在内蒙古和黑龙江最北边交界的那一小点,积温在1600c以下。这两块地方都是一年一熟区。”
“青藏高原区年积温在2000c以下,也是一年一熟。这里比较特殊,以前很多农作物都没法在这里生存。”
刘彻晕晕乎乎记完,抓着卫青的胳膊就问:“你刚刚听见了没?霍去病打匈奴打到了祁连山。”
“听……听见了。”卫青也有点不敢相信。毕竟在他的印象里,霍去病还是个小宝宝。
人逢喜事精神爽。刘彻笑容满面,感觉自己的大业已经在向他招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