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曹操见了此诗句,虽不想认女子对自己的看法,却也没办法否认此两句诗深得他心。

尤其是后一句“视死忽如归!”这才是他曹操儿子该有的气度!

如何能叫人不喜?

曹丕一行看到此诗句面色更是不好看。

无需多加思考,他们都能想象到曹操在看到此诗句时的高兴神情。

比之那日在铜雀台上的欢喜只怕有多无少。

反观二公子之作,显然是不及的。

“好一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刘备等人也不觉称赞此诗句。

“曹贼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那方才被诗句所影响而高涨的气氛突然沉寂下来。

谁说不是呢?

还不止一个呢,人家还有一个能当上皇帝的好儿子!

【那再一对比曹丕的诗句就很明显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3】

【这同是名句,你要说谁好谁不好,那真说不好,但这诗中表现出来的风格气质,那就是不同。】

【至少在文学造诣上,曹操是会偏向于脾性跟自己更接近一点的曹植的。用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我一个学古典舞的,你不能让我去教hip-hop吧?】

【但是呢,文学并不能作为判定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咱们后面再详说。】

曹丕、曹植一行人都快疯了。

此女像是在戏耍他们一般,每每说到关键处便不说了,每每众人才刚一放松,她就惊天一声雷。

其他人看热闹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想法?

他们现在甚至没有心情再去想女子说的诸如“hip-hop”这样的新奇符号了,快告诉他们曹丕是如何打败曹植,曹丕又是如何称帝?曹操何去何从?天下又是如何情况吧!

然而女子连他们的话都听不到,如何能听到他们心中所想,只自顾说自己的。

【也就是这个原因,这些依附于曹氏集团的文人们当时创作了许多同题材的作品,表面上他们因为曹氏集团的庇护获得了创作机会,实际上却无意间地压抑了他们自己的天性。】

【家人们可能会说了,曹操那么爱才,那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何至于就压抑天性了呢?】

看着女子眉眼微弯的样子,曹操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自认为自己对那些文人已然仁至义尽,即便是曾痛骂自己的陈琳,现如今不也心甘情愿为自己卖命吗?

此女若不愿说他可不说,怎的还开始胡说了?

不过他也在反思,回想众人的创作,确实技艺如前,气性不足。

可谁让他们如此的?

大家的想法都大同小异,邺城众文人们也没觉得自己的天性有什么被压抑的。

虽同题材的作品多,可众人自是各有风格。

且平日里无论作何内容,丞相也未曾干预,此事如何也怪不到丞相头上。

就连曾经写了《为袁绍檄豫州》骂及曹操祖宗三代的陈琳也觉女子此言荒谬。

“此女莫不是以吾檄文与今作相较?”陈琳不解,问向一旁同观巨幕的阮瑀道,“再者吾二人如今檄文亦实事求是,难不成非要吾等痛骂丞相方才叫释放天性?”

阮瑀劝说:“随意看看,不必动怒,丞相也非不能明辨是非之人。”

然两人心中也并非觉得女子所言全无道理,但他们都不想承认。

若是认了,岂不是承认自己乃阿谀奉承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