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是,三韩之地虽然饱经战乱,但那里的人口底子摆在那里,生铁时代能养活的人口不是青铜时代可以比拟的,光是铁质农具的推广就能让农业生产的产能有质的飞跃。
粮食多了人口自然也就多了,人类的繁衍能力其实是很强的。
所以赵作仁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三韩之地分封,不然纯粹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扶余和肃慎两郡就没问题了。
两郡地盘够大,人口却十分稀少,想要发展起来需要以十年为计数单位,十年以后燕国还不知道啥样子呢,赵作仁自然不担心这两郡上的镇国将军会发动叛乱。
不过肃慎比扶余穷,人口少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方面赵作仁直接在土地面积上拉平。
赵作仁给两人的选项是,封地如果选择在肃慎郡,就要承担起为国戍边的职责,奖励则是整个肃慎郡不再设立燕国朝廷直辖的官府,整个肃慎郡都是镇国将军的封地,肃慎郡中所有的人口都是镇国将军的封民!
当然,整个肃慎郡都是你的,自然就不能从其他地方搜刮民众去填补肃慎郡,想要获得人口就自己掏钱购买奴隶,或者去深山老林里抓野人吧!
除此之外,去肃慎郡最多只能带走不到百人的亲兵心腹,家属不在其内。
这么多条件下来,肃慎郡这个真正意义的封疆大吏价值陡然直降,更别说肃慎郡本身就是燕国第一穷,直接掌握的人口有没有五位数都是个问题……
毕竟肃慎郡地广人稀,很多不愿意缴纳税赋的平民远离肃慎郡城过上男耕女织的小日子,燕国的收税官吏根本找不到人。
肃慎郡真正被燕国朝廷管理的民众,只是肃慎郡官道沿途的几个村镇和肃慎郡郡治所在周边地域。
如果不是因为肃慎地盘实在是太大,光看人口的话,肃慎郡连王险郡的一座县城都不如。
当然,肃慎郡的好处也很大,天高皇帝远,还不会有其他小封建主去分润,全都是镇国将军府说了算,是真正意义的土皇帝!
赵作仁连朝廷官府都撤离了!
也就是说,燕国朝廷对肃慎连监视的部门都调走了。
不过获得封国的镇国将军都是有出兵义务的,真要是燕国遇到战事,需要听从燕王的命令出兵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