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俄国使者赴京

锄清 酒中狐 2412 字 9个月前

张潮坐在考舍里,思绪翩翩。

两人的对话,透漏的信息很大啊!

对于孔家,张潮是看不起的。

谁还没有一个厉害的祖宗呢?

穷不过三代,现在活着的百姓,谁祖上不曾阔过?

他张家还是玉皇大帝的人家子弟呢?

还是黄帝嫡系子孙的传人呢!

但是,两人话里的另外一层意思,却是被张潮捕捉了。

听张思源的意思,皇帝想要恢复诸子百家?

他年岁虽小,但是,这些年里,也曾看了无数杂书。

这个时代,又不是乾隆焚烧四万种华夏书刊,只留下三千种传世的历史断层期,张潮祖辈世代为官,家中藏书颇丰。

张潮拧起了眉头,两人的话语,虽然只有只言片语,却是为张潮打开了一面上层动向的窗口。

窥斑见豹,两人的话语,却是让张潮只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

他想了想,蓦然惊醒。

再次打开试卷,只见最后一题赫然是:“试着以管子、鲍叔为例,说一说杂感,题材不限,长短不限,也可附文说明。”

他低头看去,只见自己写的是管子经营商贸,以扩大齐国影响力,鲍叔牙让权,一力维护管子的地位,最终使得齐国建立天下首霸的地位。

最后他映射到了大明,浅浅的谈起了国际局势,说大明也当出现管子、鲍叔这样的将相和之人。

张潮想了想,忍痛在试卷上这一题答案那里,划了一个叉。

他拿起一张空白稿纸,思索一番,一挥而就。

杂学乃是他的所长,诸子百家的故事虽然早已久远,但是,在这个时代,提及这玩意的书籍,要比后世多多了!

张潮从当时的背景入手,浅谈国家消亡,贵族不得不沦为底层,只有依靠著书立传扩大自己影响力,好再次跻身贵族行列,直接写到了在这样的百家争鸣下,国家文化、武力昌盛。

乃至于形成了一个后世科技发展,却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诸子百家,没有一个巨子是真正的百姓出身,唯一一个最底层出身的,还是跌落到了低端,祖上依旧阔过。)

张潮洋洋洒洒写了两张纸,这才仔细审视一边,修改了几处需要避讳的地方,小心的腾了一遍,吹干墨迹,夹在了试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