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储君的信任,就是这世上最珍贵的体面与赏赐。
“起禀殿下,末将得到高丽传来的密信,齐王殿下中箭落马,疑似有人刺杀, 经太医诊治虽无性命之忧,但起码要卧床静养三月。”
朱标面色不变,这并算太意外的事情,特意安排两个太医随行也是为了应付这等情况,只是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
原以为起码得再过月余才会对朱棣下手,看来是有些按耐不住了,莫非是朱棣表现的太好的缘故?或者真就是一场意外?
战阵之上瞬息万变,历来误中流矢的几率也不小,如鄱阳湖之战中陈友谅就是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作战,却被不知何处飞来的流矢射中,贯穿头颅,当即死去。
他倒不担心朱棣的小命儿,因为朱棣在外人眼中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少年皇子罢了,上上下下足有十多个兄弟,将来还会更多,没有什么特殊的。
为了争权夺利下黑手将他踢出局不算什么,可真要他的命就过了,那将引来滔天之祸,朱标哪怕是为了向自己父皇表明心迹也会将此役一切获利者全部诛杀。
想来那些人也不至于那么蠢,为了杀一個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的皇子,就把自己给搭上。
朱标现在其实也不知道是谁下的黑手,有可能是李成桂,可能是李仁任、可能是姚广孝蒋思德,也可能是明德太后,甚至是纳哈出也有可能。
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理由对朱棣出手,无非就是所图不同罢了,李成桂希望朱棣留在后方当个吉祥物,李仁任不希望大明过多的参与到高丽,明德太后更不希望大明染指王氏对高丽的统治。
姚广孝蒋思德可能是为了向朱标表忠,身为储君的臣子,他们是不希望看到藩王势大的,打压总不会有错,至于纳哈出,可能就是为了出口气,或者挑拨一下,毕竟他是注定要失去在辽东高丽的一切了,任性是他最后的权利。
空降的大人物总是惹人排斥,他的到来就代表着要狠狠吃下一大块肉,能在府军卫的护持下伤到朱棣不容易,或许是大家不约而同的默契。
自辽东高丽开战这数月以来,朱棣的表现不俗,领兵打仗这种东西,真的是看天赋的,有些人打一辈也都是糊涂仗,而有些人只要站在战场上,他就是能看清整个战况并且知道怎么打才能获胜。
老朱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些人难道是什么将门之后吗?自小看过什么兵书学会什么章法吗?事实就是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了这世上最会打仗的一批人,并且打下了一整个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