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众人按部就班的回到各自岗位,开始收拾残局。
李若愚并没有去做什么,都交给了公输墨,这家伙在政治上的治理,不亚于欧阳,眼下,正是让他来整顿烂摊子的好时候。
虽然有点不人道,但,手下就是手下,不是?
公输墨虽然哀嚎连连,但在对方眼里的眼神下,也只能就范。
酒剑仙古三通,抱着剑,站在旁边,看着喝着茶审阅文件的李若愚,问道:“就不怕那人是去通风报信,转而逼康德幕府的人,直接撕破脸?”
“康德幕府的人,能成为倭国第一藩镇之王,不可能是傻子,他明白当前的晨曦帝国有多强盛,撕破脸?他有胆子么?我到希望他能撕破脸,这样,就能找到理由出兵了。”
古三通摇摇头,道:“兵马,是个好东西。”
“是的。”
李若愚点头,道:“怎么?”
“觉得没必要,这几年的战争,国库空虚,加上你的工业化改革,整个晨曦帝国都陷入了饥荒中,就不怕有暴民出现?”
“翻不起什么大风浪。”
李若愚点起烟,道:“他们不懂,但总有人会懂,改革利于千秋万代,并不是朝夕之间的困境。
晨曦帝国如果想要真正的强盛起来,只能打破目前的僵局,从传统的农耕时代向工业化过度。
否则,今后必然会遭到其余三大帝国瓦解分裂。”
“激进的做法,往往会遭到剧烈的反弹,并不是每个人都懂这里面的含义,倒是大部分,都只看重眼前的饭碗,能不能吃饱。
你的改革,太激进了,这么做,无疑会引来群愤,而且,会得罪不少大贵族的利益,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只怕今后,就不止这沿海十二城动乱了,而是整个晨曦帝国,都会陷入动荡之中。”
古三通说得其实并非没有道理。
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虽说改革会动荡,但,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将矛盾点转移,那么,来自于民间的压力,就会瞬间跟着转移,如此一来,矛盾就不在改革上了,而是在其他方向。
比如,西线的战争。
当情报传回暗月城后,欧阳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命令暗月晨报刊登了无数敌国入侵的信息。
因此,现在民间虽然有很多人,已经食不果腹了,但他们,依然被晨报调动了属于骨子里的骄傲。
化作了熊熊燃烧的怒火,纷纷砸锅卖铁,支持帝国对外的战争。
没有资源,那就去抢。
吃不饱饭了,那就去抢别人手里的饭。
这是李若愚的法则,也向来是弱肉强食之间的准则。
他不打算卖关子,也不想藏着掖着,古三通,这个人他还算比较了解,甚至,到了透彻的地步。
虽然两人的关系有些微妙,自己,是下命令杀了他全家的幕后主使人,但对方,现在却成了自己的保镖。
尽管都没有说破,但那种默契,还是存在的。
想了想,李若愚开口,道:“罗马帝国已经发动了帝国动员令,打算大举进攻我晨曦帝国了,你可知晓?”
古三通多聪明,一点就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