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抵达山海关

就这样,一路上,多尔衮被大玉儿的若即若离,折磨得心痒难耐,却又不敢越雷池半步,整个身心都被大玉儿牢牢的握在了手中。

只是半个月,多尔衮就率着大军抵达了科尔沁草原,吴克善见妹妹竟然也跟着多尔衮来了,也是大惊失色。

而此时,右翼剩余的各部落都已集结到了科尔沁部,漠北的六万勇士,也正在赶来的途中。

与此同时。

马英带着大军在宣府外已经修整筹备完毕,七月十五日,就率领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东北杀去,五日后就抵达了辽河河畔。

而此时的赵锐,带着大军才刚刚抵达天津卫,整整走了一个月。

为了不刺激到祟祯,以免擦枪走火,过了黄河后,赵锐就选择由大名府北上河间府,然后沿着渤海湾东进,出山海关。

这一个月来,虽然大军井然有序,赵家军军法严明,但沿途各州县仍然紧闭城门,一副跟鞑子入关是的。

赵大帅是蛋疼无比,不过对那些士绅大户,他从来就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普通百姓。

所以一路上,可谓是揽尽民心,每日扎营后,总要派出旗甲鲜明的赵家军去四周村落,帮百姓挑水劈材,揭不开锅的还会赠送两个大饼。

他相信过不了多久,赵家军乃仁义之师,赵大帅乃仁义之主的美名,就会传遍整个北直隶。

对赵锐在一路上搞的小动作,张嫣也是恼怒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半月后,大军终于抵达了山海关下,辽东一干文臣武将,早已在关门前迎候。

山海关名如地势,依山傍海,乃是万里长城的起点,也是中国八大雄关之一。

望着高耸巍峨的城墙,赵锐也是感慨不已,难怪此关建奴从不敢硬攻,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只要扼守住此关,哪怕建奴绕道入关,也绝不敢在中原久留。

因为山海关始终扼守着东北前往华北的大道,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就等于掐住了命脉。

而前世,也证明了这点,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兵从此处入关后,多尔衮就再无后顾之忧,几乎倾尽整个八旗可战之兵,浩浩荡荡的入关,从此马踏中原。

熟悉这段历史的赵锐,对吴三桂倒是并没有多少恶感,反倒是十分憎恨李自成。

因为在他看来,李自成才是葬送汉人江山的罪魁祸首,其罪一,将吴三桂和数万关宁铁骑逼的走投无路,不得不投靠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