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你操心,你还是操心操心今年出征的事吧!”
张嫣冷哼一声,这段日子她也早已将戚少保所著的兵书全部看了一遍,所以才不会信赵锐的鬼话。
……
张嫣回去后,赵锐就立即着手,开始整顿两淮盐业,短短几天功夫,被压榨的不成了样的盐户们面貌,顿时焕然一新。
五十文一斤,一天熬煮个五斤,就有整整250文,一个月下来就是七两五钱,比以前足足多了三倍有余,足可以养活全家老小。
从盐户手中50文一斤进价,60文批发,还要运送到各省的赵家商行,可以说根本就赚不到钱。
事实上,赵锐也从未想过在普通食盐上赚钱,所以以后的食盐分为三种。
最差的一种劣质食盐,各地的赵家商行零售价八十文一斤,再好一点的是两淮产出的精盐,零售价五百文一斤,最后则是从青海湖运来极品精盐,二两银子一斤。
随着赵家商行彻底掌控两淮盐业,各地的盐价犹如血崩似的垮塌,底层的百姓是喜极而泣,再也不用为了吃不起盐而愁白了头发。
四川的盐商却是慌了。
但没人管他们的死活,赵锐和张嫣都一边忙着安排留守事宜,一边争夺民心。
赵锐自然是命人四处宣传,前阵子朝廷免除赋税徭役,这阵子降低食盐价格,都是他赵大帅的功劳。
张嫣同样让锦衣卫四处宣传,宣扬朝廷的爱民之心。
百姓的眼睛其实都是雪亮的,并非别人说什么,就认为什么。
赵家商行将盐卖的便宜,所以将功劳都归结到了赵锐身上。
而免除赋税徭役的圣旨是从南京发出的,知道是张嫣下得令。
所以家家户户,都立了两个长生牌坊,一个是张嫣的,一个是赵锐的。
至于对崇祯,百姓还真没有什么好感,这几年来几乎年年加响,盐价也是噌噌的往上涨,而自从赵大帅和皇后娘娘来了南京后这一切才改变,所以大家心里都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