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太监见众人都不作声,于是扯着嗓子吼道,正是南京的留守大太监。
“刘公公,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那赵锐又没有扯旗造反,依然还是我大明的护国公,他要进城探亲,我等又能如何?”
“不错,这南京城人口百万,天天紧闭城门,要不了三日,恐怕就得大乱。”
一众文官都是老神在在,频频叫苦。
“哼,不要以为咱家不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这南京城门绝不能开,谁若敢开,就是谋逆之罪!”
一众文官见这阉货,频频扣大帽子,不由将眼睛都闭了起来,既不接话,也不反驳,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
南京的六部官员大多都是被排挤过来养老的,若说其中没有人起歪心思,想搏他一个从龙之功的,恐怕他们自己都不会信。
毕竟赵锐进来登基后,他们这些尚书侍郎们,可就是实打实的一品大员了。
若是赵锐再拉一个朱家子孙来充门面,那就再好不过,连骂名也不用背了。
以赵家军如今的威势,这完全就是一本万利的事呀!
作为南京城留守的三位实物之一,镇守太监刘公公,也知道这帮文官的尿性,只得将目光看向了另外两人。
“国公爷,卢尚书,二位以为呢?”
“刘公公言之有理,可这南京的城门总是关着也不是个事儿啊!”兵部尚书卢奎点点头,要死不活的说道。“注,杜撰人物,实在查不到。”
“老夫天启年间就因疾辞去了所有军务,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事还是由刘公公和卢尚书决定吧!”
南京同样也有五军都督府和天子亲军,共有三十多个卫所,但由于天子不在,所以兵权一般都由留守的勋贵和兵部尚书掌控,其中又以魏国公徐达的后代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