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路只是封锁了三天,见对方真的破罐子破摔,两地的生产商也只得妥协,只涨价三成。
毕竟河南的市场已经占了他们作坊里的大半份额。
而河南开店铺的商人们得知了这件事后,也是纷纷开始降价大甩卖。
因为再不趁机甩卖,等赵家商队的货物一到,他们又得排到后面去,涨价三成甩卖,依然能赚个盆满钵满。
人不穿衣不会死,可不吃盐却不行,所以唯独淮南那帮盐商不买账。
八百文一斤批发价,一分不少,爱买不买,最后还是李婉柔要挟以后全部去四川进购食盐,淮南的盐商才稍微退了一步,七百文一斤。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婉柔最终也只得捏着鼻子认,至于赵锐从青海湖畔运盐的事,谁都没告诉,赵明和李婉柔也只以为要开通西北商路。
七百文一斤进价,八百文一斤出售,一分钱没赚到,仍然被八百万军户骂作奸商。
好在,经过各卫指挥使,千户的再三解释,众军户才将怒火转移到淮南盐商身上。
由于河南市场爆发因素,导致刚刚安稳的大明,又开始动荡不安起来。
因为其他各省的百姓吃不起盐了,一家人穿一条裤子都穿不起了,下身只得围上草裙出门。
扬州城内。
一栋豪华的宅院大厅中。
几十名身着华服的大商人,正在推杯换盏,上百名模样俏丽的少女穿梭其中,场面好不热闹。
“王兄,想起那些丘八竟然带兵去抢掠,最后被打的灰头土脸,狼狈而回,老夫就想笑啊!”
“唉!一群粗鄙的武夫,能成什么大事?那赵家军不是天下无敌吗?不是不准别人去河南山西换卖食盐吗?最后怎么样?他们能赚到银子吗?”
“哈哈,各位,其实他们的精盐还是能赚到一些银子的,至于普通盐巴不亏,就已经烧高香了。”
“大家看着吧,要不了多久,他们的银子就会花光,届时自然会卖粮,来购买盐巴,那几千万石粮食,最终还不是要落到我等口袋?”
作为两淮最大的盐商,这次聚会的发起人刘员外,一脸阴狠地笑道,赵家商队来买食盐,他们可不会收宝钞,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河南山西两地每月消耗的食盐高达一千万斤,七百文一斤,就是整整七百万两银子,一年下来就是七千万两。
而赵家商队的香水,香皂,精盐,一年最多不过赚取上千万两银子,不出半年,必定要大量出售粮食,否则银行势必就没有银子流通了。
“刘兄言之有理,不过大家今后还是得严加看管手底下的那些盐户们,以免被赵家商队钻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