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点,被赵锐直接忽略了,相比起淮盐和青盐以及掺了沙子的劣质食盐,这里的天然结晶盐要安全无数倍。
让那帮部落人帮忙运一下盐还行,可要是让他们乘船到湖里去采盐,那就有些不现实了。一个个看见水头就晕,连兰朵儿都是一个旱鸭子。
思虑再三,赵锐还是决定成立一个采盐卫,解救的四千汉人男子和四千汉人女子以及四千蒙古女子组成四千个采盐军户家庭。
每个家庭一艘采盐船,一栋独立的石头房子,男人负责采盐,女的做饭,部落女子打杂,其实就是当丫鬟,只不过妾好听一些。
这些解救的汉人要留在这里常年采盐,赵锐可不会亏待他们,粮食和其他物资每年赵家商队都会来一次,到时自己拿钱购买。
为了他们安全,赵锐打算留下2000龙骑兵,刚好和剩下的2000汉人女子组成一对,当然这2000人只需要驻扎两年就会调防。
整个采盐卫,由4000采盐军户,2000龙骑兵,若干匠户组成,设指挥使一名,统筹全局,指挥同知两名,一人为龙骑兵校尉,主要负责安全,一人负责和马帮协调,以及解决军户之间的纠纷。
四千军户是没有军响的,但却可以将采的食盐卖给马帮,完全由军户和马帮自行交易,指挥使和同知不得干涉,军户想什么时候采盐,想什么时候休息都由自己,多劳多得。
当然,为了防制军户和马帮扯皮,他不但会将每斤价格定死,还要做许多器皿,用来确定重量。
毕竟部落的人可不会用称,很容易被汉人骗,心生厌恨,这样是不能长久的。
马帮以每百斤盐四十文钱的价格和军户收购,然后运送到兰州,再以四百文的价格卖给赵家商队。
四十文一百斤,一天采五百斤成品盐,就是两百文,一个月下来就是六两银子,一年采六个月,也有36两,足够一家三口一年所需,还要存上一半了。
当然,前提是赵家商队的物资粮食不要太贵,这点赵锐自然会控制。
同样马帮也有十倍的利润,就算一匹马驮200斤,运到兰州也有纯利润720文。
一百匹就是72两,一千匹就是720两,一万匹就是7200两,除去所需开销和受损的马匹,还是能赚上一点点的。
不是赵大帅心黑,而是这些部落的马很便宜,累死了照样可以吃肉。
但却非常缺银子和物资,到了兰州,他们完全可以用银子买部落所需的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