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存一万两银子,只要中途不取,每月就会有50两银子的利息,一年下来就是六百两。
而且即便中途出了什么事要取出,也不会损失一分钱,只不过白存罢了,所以活脱脱的高利润,无风险的买卖。
他相信很多将银子埋在地里的中小型地主,都会忍不住的,毕竟在古代投入一万两白银做生意,一年能赚六百两已经不低了,何况还没有任何风险。
第二条措施就是放贷,所有百姓都能从银行获得二两纸币的无息救灾贷款。
没办法,以工代赈开销实在太大,再搞下去就真的要破产不可,所以只能贷款,让百姓自救。
第三就是调拨出十万石粮食和五百万斤的腊肉,补充入各地商行售卖,以便让纸钞的购买力再次坚挺起来。
十万石粮食,看似很多,实则杯水车薪,只能解一下燃眉之急。
因为整个山西中南部地区的百姓,粮食都快吃光了,今年开春以来一直靠米糠野菜撑着,现在却是连米糠也快供应不上了,价格还翻了两倍。
而从大同带来的20万石粮食和剩余的500万斤肉干,是万万不能再动,那是留给赵家军和十多万匠户的口粮。
对于江南那帮商人和地主疯抬物资价格,赵锐也是恨得牙痒痒,他估计是这两年来山西采购的物资数量大增,才使得那帮商人坐地起价,当然,也不排除朝中的东林党从中作梗,借此故意打压他。
对此他也只能选择暂时忍耐,以后再收拾江南的那帮东林党和奸商,盐商。
对稳住山西的局势,赵锐还是有把握的,他知道一些地主士绅家中还是有余粮的,只要让他们拿出来,撑到今年秋收还是没问题的。
今年粮食虽然会大量减产,但哪怕减产一半,秋收后仍然可以撑上好几个月,这段时间足够他想办法重新筹粮。
“大帅,朱巡抚和一众官员在府门外求见。”
“他们来干什么?都带进了吧!”赵锐想了想,一挥手,估计是这帮文官,给他这个新总督送礼来了,如今他正缺钱,可不会再拒绝。
不过,赵锐明显想多了,朱大典和一众文官都是两手空空前来的。
“下官拜见总督大人。”
“恭贺总督大人…”
十多名文官来到大厅坐定后,嘴上恭贺吹捧不断,可就是没有实质性的动静。
赵锐左等右等,见他们都没有从袖子里掏出礼单之类的东西,也是有些不耐烦了,于是端起茶杯冷声道:“本督公务繁忙,若是各位没有其他事的话,就请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