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锐又淘汰了六百俘虏兵,剩下的两千多亩良田,每人分了四亩,又从那些女子当中挑选了六百不识字的丫鬟,许配给这些俘虏兵,组成六百户家庭,为此还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相亲会。
这使得剩下的一千多俘虏兵羡慕得直流口水,就连正规的赵家军都有些眼馋。
好在赵锐待他们都不薄,一千俘虏兵全部晋升为一级士兵,赵家军每人也都赏了一两银子,可谓是前途无量。
两万多户,按照五户人家为一伍,发牛或者骡马一头,设伍长一名,二十个伍为一个生产队,共一百户,设队长一名。
各伍伍长自行选,队长由哪些俘虏兵担任,主要职能就是宣传赵二爷的仁义,让这些百姓知道是谁给他们分的地,一旦赵二爷完蛋,这些地肯定也会被人收回去。
十个队为一个堡,设保长一名,同样由俘虏兵担任,共一千户,全县总共设有25个堡。
保长和队长都没有什么实权,主要还是宣传,和传达县衙的事务,以及调解各家的纠纷和矛盾,队长每年发二两银子的俸禄,保长发五两。
这六百俘虏兵如今对赵二爷都是感激涕零,不但给他们分了田,还找媳妇儿,亲自主持婚礼,忠心程度直逼赵家军嫡系。
虽然许鼎臣还没有回应,但赵锐依然让周举人将知县一职先干起来。
县里的吏员都杀光了,只得又招募了一些识字的小二掌柜,以及一些家丁,加上其他秀才举人的帮助,介休县的行政架构总算运转起来。
虽然一个个年过半百,可那干劲并不会比小伙子差,大热的天儿亲自给百姓分田发牛分农具,统计造册,忙的是不亦乐乎。
县里的商家店铺,东西都被抢光了,人却没杀,赵锐将店铺都还给了他们,让他们继续开门营业,小商小户还补偿了一笔银子,感动的这些人又是痛哭流涕。
对赵锐在介休县胡搞,许鼎臣自然知道,赵锐提出由周举人暂代知县,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
而是催促赵锐立即向沁洲进军,显然打算等赵锐走后,再派人收拾介休县的残局。
反天了,还敢分地设堡,这是要学太祖吗?
赵锐当然不会走,回复大军为了收复介休县城伤亡惨重,需要修整一段时日才能继续作战。
就没在管,自顾自的忙自己的事。
四千青壮和一千俘虏兵混编,组成了一个黑字营,由大黑担任营统领,下辖十个大队,全部装备大刀盾牌和长枪,没有盔甲头盔,蓝色的军服也正在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