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结局

二人情浓意浓,不可分离。

突然,门“嘭”地一声打开,“娘!阿娘!”

阮蘅慌忙将布衾盖上,面色羞红地看向李玠,李玠脸色极差,隐忍至极,险些崩溃。

“娘,娘!快起身。”李朔一把掀开帷幔,与李玠四目相对后,他身子一缩,小心翼翼开口,“爹……你,你怎么在娘床上?”

李玠胸口的那口气快要绷不住,“我不在你娘的床上那在哪里?”

阮蘅极为艰难得忍着笑,她将身子往布衾中缩了缩,“阿朔,娘还未起呢,你出去等娘好不好?”

“娘,你莫不是忘了?前两日你说今日要带我和姐姐去龙名山玩儿的。”

阮蘅看了看李朔,又看了看李玠,有些不解,她说过?

为了掩饰自己记性差,阮蘅干笑了两声,“是呢是呢,娘没忘,这不跟你爹正在商量吗?我们商量好后就起身出发,可好?”

李朔看了李玠一眼,“爹爹也要去?”

阮蘅咳了一声,祖宗,若说嫌弃也莫要这般明显。

李玠微微眯眼,“怎么?你爹我不能去?”

阮蘅打着哈哈,“去去去,都去,今日仲秋,上香自然也要一家人去了。”阮蘅嗔了李玠一眼,“还不快起身。”

李玠满腹怒意,可在阮蘅的目光中,只得作罢,待回来后,再好好收拾着小子。

仲秋之日众人本就愿意出游,只是去龙名山的路上便碰上了好些熟人。

李思安与李朔异常乖巧,一口一个喊着,嘴甜的不像话,将人哄得直往二人怀里塞小玩意儿和小零嘴,一会儿工夫,玉石珠钗已是满满两只手了。

阮蘅在马车里看得不由惊叹,“啧啧,真是有我当年风范。”

李玠见她这时还不忘夸自己一句,不由失笑。

阮蘅撇撇嘴,“笑什么,本来就是,你也不打听打听我那时有多受人喜欢。”

李玠趁着无人瞧见,温唇轻覆上她唇角,“最后还不是落在我手中。”

阮蘅慌忙推开他,“老不正经的,外头都是人,让人瞧见了怎么办,孩子也在呢。”

“怕什么,他们又不是第一回见了。”

阮蘅一噎,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这是,两颗小脑袋探了进来,“阿娘,你为何脸红?”

阮蘅有中做坏事被抓个正着的感觉,她咳了几声,“马车中太闷了,娘有些热。”

李朔眨了眨无辜的眼睛,大声道:“是不是爹爹亲娘亲了,所以娘有些热。”

阮蘅慌忙捂住他的嘴,可还是听见马车外传来轻笑声,“闭嘴,老实待在马车里,不许出去了!”

阮蘅回头看向李玠,“方才那句话说错了,根本不像我,我当年可不是这样的。”

李玠不说话,只是将两个孩子搂在怀里,暗暗失笑。

也真是赶得巧,慧空大师前些日子游历回来,今日恰巧在寺中。

阮蘅知晓机会不易,非要拉着李玠去算一卦。

听说慧空已有百岁之年,可阮蘅见到时还是忍不住惊叹,他眸中熠熠生辉,根本不似已有百岁之人。

“这位夫人算什么?”

阮蘅也是临时起意要算卦,一时也想不起算些什么好,“慧空大师可会算命?可否替我们一家人算一算命?”

慧空并未递过竹签来,只是笑看着她,“夫人信命吗?”

阮蘅一怔,在大师面前也不好说谎,她摇了摇头,“不信。”

与李玠这一路走来,哪里还信什么命不命的。

慧空颔首,“既然如此,夫人还算命做什么?命在自己手中,便由自己说了算,夫人因机缘得了命,难道还悟不透这个道理吗?”

阮蘅大惊失色,“大师您……”

因机缘得了命?慧空大师看出她重生了?阮蘅看向李玠,可见他脸上并未有一丝惊异。

慧空看向李玠,“不知这位施主可有所求?”

李玠看了眼身侧的三人,此生已是满足,“别无他求,只求平安吧。”

慧空笑了笑,执笔写了一张平安福递给阮蘅,“施主会得偿所愿的。”

阮蘅笑意难掩,“当真?多谢慧空师父。”

慧空摆了摆手,“不必谢我,该谢你们自己。”

话已至此,李玠与阮蘅都是明白人,自然不会再过多询问,阮蘅笑道:“那就借慧空师父吉言。”

临走时,阮蘅的笑意还是止不住,“阿玠,听到没,菩萨都说我们这一世会平平安安的呢。”

“嗯。”李玠揉着她脑袋,满眼都是她,“走吧,我们回家,夜里还有仲秋夜游,早些吃了晚膳我们便出府。”

“好耶。”另外两个小人精倒是先庆贺了起来,李朔拉着李玠衣袖,“爹爹,那我们赶快下山吧,爹爹,你背我好不好?”

难得一回李朔对他撒娇,李玠一时也有些愣了,他偏过头去,“那么大了,不会自己走下山吗。”

李朔顿时人就蔫了。

阮蘅朝李朔眨了眨眼睛,示意看她的,阮蘅亦学着李朔的模样扯了扯李玠的衣袖,“阿玠,我腿有些酸了,你背我。”

李玠二话不说,便走到她跟前蹲下身来,“上来。”

阮蘅笑着一跃而上,李玠稳稳将她接着。

李思安见如此,也伸出手,奶声奶气道:“爹爹,安安也要。”

“抱紧了。”李玠松开一只手,将地上的人儿一勾,便落在了他手中,李思安被举起,“咯咯”地笑了起来。

李朔瘪了瘪小嘴,低着头默默跟在身后。

李玠停下脚步,看向他,还是一如往常的厉声,“怎么,还要我请你上来吗?”

话虽如此,可他另一只手却是空出开伸向李朔。

李朔一见,眉眼都笑开了,就往李玠身上扑,“阿朔也有爹爹抱。”

阮蘅瞧见,他眼底亦是笑意,是了,他都放下了。

龙名山间分明亦是众人纷纷攘攘,可一路走来,尽是听闻他们笑语。

身后禅房立着两道身影,望向下山之路。

“师傅,徒弟愚钝,有些参不透。”小沙弥看着远去的几人,一脸茫然,“徒弟瞧着那位夫人是命薄之人,可为何又有百岁之象。”

慧空笑了笑,“是虚是实,看透了那哪儿还能叫虚实。”

小沙弥愈发迷糊,“那师傅方才那句话是什么意思?那位夫人因机缘得了命?是什么机缘?”

慧空看着一家四口远去,“前世今生,因果轮回。”

小沙弥大骇,“师傅是说,那位夫人有两世之命格?是前世命薄,拼了命这才得以有了这一世的厚福?”

慧空望向天际,许久之后才收回目光,“你怎知只有两世?”

“啊?”小沙弥愣在原地。

慧空摇了摇头不语,转身往禅房内去。

佛曰:十世善德,可积一世厚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