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大郎和招娣跟着小儿子去县城长长见识,平日帮小儿子两口做点家务跑跑腿。我小儿子一家三口确实挺懒,这点我是承认的。
但是,他们就觉得我是让他们去给小叔当小厮丫鬟。
大人,那县城租的房子,能有多大点,即便真是个丫鬟小厮,这一天能有多少点活计可做。
相比之下,小儿子还得养着他们。
家里穷,总不能明着给小儿子说,让他帮忙养下大儿子家和二儿子家吧。
大郎、四郎,招娣、铁子,大人你看一家两个孩子过去。
小儿子两口子那点工钱,养着七口人,在县城,还能有多少剩下。况且我家老头还让小儿子教四郎和铁子读书识字,将来好考个功名回来。
纸笔墨哪一样不需要花钱?一年要供应两个读书人的纸笔墨,这得多少银子砸进去。
砸下来,第一年不见的就有收获,运气好三年能出一个童生就不错了。
三位大人,我们两口子不偏心啊!我的小儿子吃尽苦头,却从不吭声。
呜呜。
如今家里发了,这大儿子觉得自己劳苦功高。他想要就给他好了,免得闹腾着兄弟不和睦。
我们两口子跟着二儿子一家去投奔小儿子,当时,我们兜里就没有几个钱。小儿子机灵,拉着二儿子去县城里转悠几天。
便拉倒给人送饭的活计。送的都是赌坊那些地方啊。哪里可能赚多少钱!不小心伺候着,我们还怕遭殃了去。
呜呜。
如今,呜呜。
诛心啊!
大儿子不成器,没想到,孙子也是这样。呜呜”
罗氏的哭诉,让闻者听后,纷纷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