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辽东之虎 千年龙王l 2191 字 9个月前

毕竟,杀了这么多人也不是啥露脸的事情。大明除了记载历史的史官,没人知道这么详细。李枭张嘴就来,王氏觉得之前对李枭的判断似乎有误。

李枭哪知道这些,该死的百家讲坛,该死的当年明月。早就把这些事情传播得全中国都知道,自己就是随便听了一嗓子,哪知道会招来王氏的猜忌。

“胡惟庸、李善长是当初负责查抄沈万三家资的人。郭桓一介小吏,却曾经的太祖他老人家最信任的人。此人犯案之前,曾经失踪长达两年之久,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至于蓝玉……!他玷污北元王妃,纵兵屠戮大明边塞,这都是借口。最重要的就是,蓝玉抢掠的大批财物中有一部分,被他私藏起来。

手握兵权的大将军,还私藏了这么多金银。有钱又有兵,真就是要造反的先兆。所以,太祖他老人家杀了蓝玉。至于空印案,你不觉得空印案中杀北方的官吏很多,南方的官吏却很少么?”

“你说得我有些糊涂,能不能说得明白一点儿。”

“那妾身就说得明白一点儿,蓝玉私藏的大批金银。在锦衣卫严刑拷打之下被问了出来,原来那些财宝就藏在燕山山脉。太祖他老人家,派遣二十四卫之一的孝陵卫中的观山太保把这些金银取了出来。

然后和当初沈万三的家产藏在了一处,胡惟庸、李善长、郭桓、蓝玉他们都是被灭口的。而且当年凡是参与过此事的小吏,全都被灭口。那一处地方,更是被观山太保妥善藏匿,至今不为人知。

不然,你以为太祖他老人家为什么要观山太保殉葬。大明二十四卫组建的时候,太祖身强体健,为何要组建一个孝陵卫?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一处宝藏。”

“宝藏?生前干掉了所有知情人,死后还把唯一知道地方的观山太保给殉葬了。那……谁找得见!太祖脑子没毛病吧!”也就是李枭敢说这么大不敬的话。如果换一个说这话,又恰巧被别人听见。拉出去一刀剁了喂狗都不稀奇!

“巡抚大人还真是快人快语!”王氏脸色一变,随即恢复了正常。

“这就要说到鲁公秘录了,当年太祖把藏有宝藏的秘密分成了九份儿。分别传给自己的九个儿子,秦王、晋王、燕王、周王、楚王、齐王、潭王、赵王和鲁王。这些秘密被藏在九本书里面,分别是《秦王密录》《晋王密录》《燕王密录》《周王密录》《楚王密录》《齐王密录》《赵王密录》《潭王密录》和《鲁王密录》。

各本密录都由各藩王亲自保管,唯独太子朱标没有得到密录。想必是太祖觉得,若是大明亡国,天子当殉之。后来太孙建文帝继位,大肆逼迫诸位藩王,明里是要削藩。实际上,就是为了各位藩王手里的密录。

燕王起兵靖难,最终击败了建文帝。那时候秦王、晋王已死,而又无后人。他们手里的密录,就落到了燕王手里。

大明二百多年时间,围绕着各本密录都在不断的上演各种戏码。无外乎,都是为了那笔可以敌国的宝藏。皇家终究势大,这些年先后有《秦王密录》《晋王密录》《周王密录》《潭王密录》落入皇帝手中。加上他们本有的《燕王密录》,皇帝实际上已经有了五本密录。

剩下的就只有楚王、齐王、还有我们鲁王府的密录还在手里。鲁王生前曾经说过,开启宝藏需要九本密录都在手中。不然,连门在哪都找不到。”

“你的意思是说,你想拿这本《鲁公秘录》,换取我扶你的儿子上位,成为新任鲁王?”李枭眨巴眨巴眼,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

他娘的《鲁公秘录》是好东西,可老子只有一本儿。剩下的那些都散落在各个王府,齐王还好办,到底在山东。可楚王那本老子咋弄,还有皇帝那几本儿。难不成,老子还去皇宫里面偷几本书?真要是偷到了,那还不成了韦小宝?

“巡抚大人,这是妾身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虽然这本《鲁公秘录》不能让你找到宝藏,可只要在你手里,别人也别想找到宝藏。

如今的朝廷,其实什么都不缺,唯一缺的就是银钱。确切的说,就是缺银子。现在皇帝拼了命,也在找这本密录。您就不怕我把这本密录献给朝廷?”

“我怕什么?我只是奇怪,你为毛不直接献给皇帝。到时候封你儿子一个鲁王,岂不是两全其美,还用来找我?”

“呵呵!难道说巡抚大人忘记刚刚妾身提起的李善长、胡惟庸了么?你以为,当今皇帝就不会杀人灭口?妾身只是一个小小的侧妃,以海不过是个只有九岁半的公子。我们母子不见了,没人会找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