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家里有毛笔她为什么不用,反正她也不考科举,字迹只求工整即以,无所谓什么风骨、笔体,所以她就别霍霍好东西了。
将两个字各默写了百遍,加深了记忆力。
至此,读书、学字告一段落。
“娘,你听我数数。”林小溪闭着眼睛摇晃着小脑袋,“一二三…三十五。”
她现在能数到三十五了,一百也是指日可待的。
林母很是欣慰,又免不了带了两分遗憾,小溪如此聪慧,如果不是生在山里,肯定有机会学习更多的东西。“一点错没有。娘再教你五个数,三十六…四十。咱们一个个来。”
如此十遍。
林小溪点头,“娘,我会了,三十六…四十。对吧?”
“对,我女真心聪慧,快敢上小山了。”林母教完,又去缝衣服了,后天全家都可以换新装了。
“娘,回头记得告诉大哥,我能背到四十了,马上就要追上他了。”林小溪就是想刺激刺激大哥,大哥最近有点懈怠,还只会数到五十。
至于林二哥,她亲自来。
那家伙脸皮厚,恐林母刺激不动。
林母以为是小女儿的好胜心,好笑的应了,“回来就告诉你大哥。”
林小溪不想练习针线,看了看太阳,大概是上午十点左右,也不知道林爹他们走到哪了。
她要做午饭了。
午饭就她们母女俩,随便对付一下得了,留着肚子吃好的。
晚上做小鸡炖蘑菇菜干。
野鸡早上临走之前杀了,还没脱毛呢。
吃了午饭,休息完再弄,完全来得及。
蘑菇和野菜干下午泡也来得及。
加野菜干是她的主意,吸油啊,省得又吃坏肚子。
下午,林小溪把山洞附近两个草筐收了,没得野鸡。
看来得换地方了。
所以她直接把草筐带回山洞了,准备开始做晚饭。
菜是决定好的,她在考虑主食吃什么。
其实是有了蜂蜜,她就有些宠宠欲动了。
要不她就试试。
不过还得做些“铺垫”。
林小溪又颠颠的跑到林母身边,夸了两句衣服做的赶快,就进入了正题,“娘,我二哥说京城有软乎乎的饼子,那是怎么做的啊?”
林母停下针,“你说的是发面饼,好像可以用老面。”
“那什么是老面?”林小溪追问。
”就是发面之后留下的面团。”林母简单解释了下。
“那第一回发面用什么?”这时候还没有老面呢。
“好像白醋和糖都能发面。我也没做过,并不是太知道。”林母摇头。
林小溪也不刨根问底,这已经够了。
糖≈蜂蜜,反正都是甜的,没毛病。
林小溪进入厨房,准备发面了,她是知道蜂蜜肯定可以发面的,但是加多少她并没有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