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东港要塞早已废弃,现代化的驻军、不再需要这样的工事了。它历经沧桑岁月之后,保存了下来,成为了一个比较冷门的景点。
掩体上昔日的弹坑斑驳,甚至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门要塞炮、也成为了这里的必看展览品。高煦抚摸着墙壁上坑坑洼洼的痕迹,在导游的带引上,沿着一道狭窄的人行石梯,爬上了要塞。
游客确实少,同行上来游览的只有另外几个白人。
终于看到了那门要塞炮,尾部的零件早就锈成一团,炮身也变成了棕色,没有了任何金属光泽。但是它的姿态依旧。斜向天空的巨|炮炮管,好似在述说着当年的威怒气势。
高煦仿佛看到了浓烟腾起、地动山摇,仿佛又听见了大明将士的怒吼,无数人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浴血奋战。
不过这座要塞废墟除了情怀,确实没什么好看的。大家离开这里,高煦又询问一番,附近有一处大明官军阵亡墓地。然后他买了几束鲜花过去。
相比要塞遗址,这块片墓地应该有人照顾。周围修了围墙,密密麻麻的坟墓前面、立的一块石碑也有人打扫,碑前放着一些已经枯萎的花束。
高煦走上前,把鲜花放在石碑前,心情复杂地看着石碑上刻着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全是汉字。他抱拳执古代军礼,向石碑和墓地鞠躬行礼,心里默默地说:弟兄们,我来看你们了。
妙锦拦住了莫娜,退役的明军士兵杨魁也暂且没上来打搅,三人沉默着等待高煦。
高煦在石碑前站了很久,认真地把上面的名字默读了一段。那场东港要塞防御战,应该死了很多人,石碑上刻的多半是军官的名字,下面以“等人”这样的字样代替没刻上去的人。
接着高煦又对着墓地,唱了几句,“魂兮,归去,回故乡咯……”
以前高煦率军征安南时,跟着军中将士学的。短歌念唱得古朴,没有太多悲伤的调子,只有豁然的呼唤,就好像呼唤乡亲回去吃饭一样朴质,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唱起来有点沧桑之感。
大伙儿离开了东港要塞废墟,杨魁的态度好像又有了一些不同,还主动给高煦开车门。
……实地游览了苏伊士运河、东港要塞,高煦与妙锦商量,准备再找个酒店住两三晚,休息闲逛一阵便回国。这边实在是太热,俩人对那些上古神庙的兴趣也不大。
莫娜在车上提议道:“苏伊士西南边的海岸城镇上,有很多外国人,有酒店、夜市和酒吧,我在那里认识一个同校的同学,他是当地人。要不叫他一起,带你们走走。这边的环境比开罗市区要好。”
高煦与妙锦暂时没有回答,莫娜又坦诚地说道:“他父亲是开旅行社的,我也可以和他谈谈,让他把我介绍一些明国游客做导游。”
“来都来了,看看当地人的夜市什么的,也不错?”高煦转头对妙锦道。
妙锦点头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