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耿浩明目张胆地乘坐家里的马车,叫马夫送他进城。然后就打发马夫回去了,他可不想让他爹知道胡濙的事。
耿浩径直来到了报恩寺街。上次他来过一趟胡濙府邸,轻车熟路就走到门前,他左右看了一下,敲开了胡濙的门。
刚进门不久,就看见胡濙穿着一双布鞋忙着走到院子里来了。胡濙抱拳道:“公子来得好早,我衣冠不整,失礼了。”
耿浩拜道:“大丈夫不拘小节。胡科官客气了。”
都是言官,都察院的叫“道”,六部的叫“科”,耿浩还是有些见识的。
“公子里边请。”胡濙说罢转头看了一眼,过堂旁边、正有个大眼睛的年轻汉子站在那里。
二人进了客厅,胡濙便低声道:“锦衣卫的人,姓姚。他和我不是一路人。”
“哦。”耿浩恍然道。
胡濙的小眼睛上下打量着耿浩,“耿公子这么早来,定有事相商?”
耿浩沉吟片刻,便欠了欠身,小声道:“我看见平安了。”
“平安?”胡濙一脸惊讶地念了一句。
耿浩道:“建文朝时的大将,他爹是太祖养子。我看见平安进了沐府!”
“啊!”胡濙又是一愣,片刻后,他又微微点头,“平安来云南的事,现在整个云南府知道的人,不超过一只手掌……耿公子确实亲眼看见、没看错?”
耿浩毫不犹豫道:“先祖父在世时,平安与耿家有来往,我见过不止一次;何况那人身材相貌奇特,一眼就认得出来,必定没错!”
胡濙忙道:“还望说细一些,耿公子怎么看到的,看到些甚么?”
耿浩想了想道:“昨天一早城门刚开,我就进了府城,本来是想去沐府约个人的……一个好友。但路上忽然看见了平安牵着一匹马,埋着头走过。胡科官知道的,平安十分好认,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彼时我在街对面,而且平安应该不认识我的,所以没发现我是谁。他以前来侯府,只和我先祖父打交道,我没和他来往过。
我便赶紧跟了过去。一口气跟了两条街,我在后面又细看了一番,绝对是平安!他鬼鬼祟祟的,时不时回头看,幸好我机警,一连两次都提前躲好了。”
胡濙急忙展开了一张宣纸,迫不及待地把毛笔拿到舌苔上舔了几下,就在纸上写起来了。
耿浩继续道:“之后平安进了一条街口的米铺,我隔着一段路守着,没敢冒失上去。等了大概一刻,就来了一辆马车,平安疾步上了马车……不过我还是看清楚了的,从米铺进马车毕竟有几步路,确信就是平安。他连马也没要、就上马车走了。
马车往北走,我便快步跟在后面,走了一身汗总算是跟上了。幸好府城有些街面多年没修缮,坑坑洼洼的,那马车走得也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