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三国之求生之路 公害 1718 字 9个月前

城中尚有张昭等人,以他们的见识,如何看不出情势的险恶,于是纷纷到孙翊的府上劝说它,以张昭为例,他已经说得一针见血:“叔弼,这几日城中人心浮动,恐怕危险之来为时不久矣,望你早做准备啊。”

孙翊知张昭留下的原因是曾经劝孙权投降程玉,颇有些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想法,对张昭说:“莫非张大人还不死心,想劝某背弃二哥投降程玉不成?”

张昭叹了一口气:“叔弼把我当成了什么人,我劝主公投降程玉自然是为了他好,但如果他不肯听从的话,我也只有尽臣子之节,又能有什么其他想法,既然你这么看我,有些话我不说也罢,只是希望叔弼

能够多多小心谨慎一点,程玉这几篇檄文一下,难免城中的官兵会有人为之心动,叔弼不可不防啊。”言必,一边叹息,一边起身告辞。

孙翊的心中和他仍有一定的芥蒂,没有起身相送,任由张昭自行离开,他的性格很是顺便,完全没有听到张昭言语中的诚意,也不知道,正如张昭所担心的那样,城中正在渐渐滋生出一股针对他潜流。

孙翊身边的从人边洪,为人也甚为勇猛深受他的重用,但是此人却生性狡诈,而且睚眦必报,孙翊因为城中的军情紧急,因而对他没有像平日那样处处纵容,又因为一点过错,受到孙翊的鞭打,于是记恨于心,恰逢城外羽箭传书之时,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孙翊一直都是粗线条的人物,哪里能看出分别,责打过边洪以后,根本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里,依旧留他在身边服侍。孙翊的妻子徐氏为人聪明,看到边洪对丈夫的眼神与以往有些不同,劝说丈夫说:“夫君,人们常说,责打过的猎犬不可马上轻易亲昵,不然容易会作出反噬的事情来,如今这个边洪好记仇

恨而易忘恩德,正是浪犬一样的人物,你既然刚刚对他有所责罚,在这样一个形势微妙的关头实在不应再放在身边。”

孙翊听完不以为意,对妻子说:“你也不用太担心,这个边洪不过是一个娇纵的奴才,不对他严加管束,根本不会成才,我这样做是对他好,料想他不会不明白,何况就算他不满又能怎么样?难道会杀了我出去请功?恐怕还没有出城就已经为人乱刃分尸了。放心,他还没有笨到那个程度,自然知道依靠的是谁。”

任凭徐氏百般劝说,都不肯将边洪赶走,徐氏怕丈夫有危险,干脆自己密谋替丈夫除掉这个隐患,找来家将在边洪的饮食中下毒,希望可以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