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踩岁长青

国潮1980 镶黄旗 1989 字 6个月前

他内心为此也不免遗憾,因为有关芝麻秸儿这事儿,师父告诉他确实有点晚了。

否则要是早知道的话,今年他就能在天坛公园划块儿地,弄来一些芝麻秸儿铺上,让逛新春游园会的游客们都来踩一踩。

这也是恢复传统啊,对大家肯定很有吸引力,而且也有意义。

他真的不愿意等到日后国家富了,人们反而不懂得该怎么去享受生活了。

“……这些铺在地上的东西,‘破五’前都不许扫出去,美其名曰是怕把‘财’扫走。其实本质上还是为了犯犯懒骨头。过年嘛,除了吃喝拉撒玩乐睡觉,什么也不干。怨不得谁都想过年嗯?”

“只是大多数人家都有账逼着,人荒马乱的年代,真有条件,能安心享受的人,终究还是少数。所以这也就怨不得,旧时的人好像财迷大爷一样了。一到年关,永远盼着发财。在过去的年下,人们一见面,劈头第一句,那就是‘见面发财’。要不就是‘恭喜发财’。过年吃饺子,也非得说这饺子叫‘元宝’。”

“就连除夕夜的五更饺子里,也必须得包个小钱儿才讨喜。多是光绪通宝或是半拉子儿。弄得连孩子吃饺子都争着抢着,谁都想吃那个小钱儿,图个来年吉星高照,财运当头。可结果却是,越想吃的人就越吃不着。别处不说,咱就说说宋先生家,每年除夕饺子包的小钱儿,最后吃过饺子,都是被我发现,落我手里了。知道为什么吗?”

或许师徒俩真的再某种程度上心意相通。

听着老爷子的讲述,宁卫民才刚刚想到了保持传统需要经济支柱的问题。

没想到老爷子话锋一转,就说到了为什么国人过年,总盼着来财,离不开一个钱字儿了。

合着如今计较起来,其实也有一定的原因,是不堪回首的年份里,人们让“穷”字儿给逼得呀。

尤其冷不防,最后听到老爷子还问了自己这么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宁卫民也不由开动脑筋,苦思冥想起答案来。

“您是作弊了吧?做了记号,或者故意把包了钱饺子留下……”

“瞎掰,那饺子包的时候就混在一起了,送进厨房去统一下锅,再拿笊篱捞出来。我能找得着是哪个?”

“那……那就是宋先生作弊呗,他故意留下来,单煮出来,给您吃的……”

“没有的事儿,宋先生累不累啊,就是对他亲儿子也不至于。何况我一个小学徒。”

“要不就是饺子是您端上来的,从厨房出来您就紧着踅摸,能透过饺子皮的形态发现钱币踪迹……”

“去你的吧,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儿?”

“那……那我真想不出来了。总不能归于是您运气好吧?”

眼瞅着徒弟想了也白想,最后不得不认输,康术德一下就乐了。

“哈哈,你小子总是自诩聪明,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想不透。”

跟着答案揭晓,“得,就告诉你吧,怎么回事啊?就因为宋家过年的饺子要求薄皮儿大馅儿。而包饺子的日本太太又太听宋先生的话了。你想啊,好好的饺子,皮儿要太薄了,一不留神还破呢,就别说那带钱的饺子了。每次除夕,别人包的饺子都没事儿。唯独日本太太动手包饺子爱破。每次,还都是她放进钱去。结果,那钱就得掉锅底。我喝饺子汤捞出过一次,就回回都知道去哪儿找钱了。”

这个答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登时让宁卫民也笑了。

并且挑起大拇指来,由衷的捧场。

“师父,您可真有造化!您这段子够可以的,和马三立的《家传秘方》都差不多啦。足能编个相声小段儿的了!”

就这样,师徒俩说说笑笑,聊着闲篇儿过了半宿。

等到罗广亮陪着家人吃完了年夜饭,晚上八点多钟过来的时候,他们爷儿俩这劲头还没过去呢。

恰巧此时,老爷子才讲过旧日守岁,大人小孩为了熬夜消磨时光的种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