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聚宝盆

国潮1980 镶黄旗 2818 字 6个月前

630shu,最快更新国潮1980最新章节!

其实以当时的眼光来看,改革开放之后,在民间缓慢恢复起来的古玩交易。

不冠以“古玩”的名义,而只称其为“旧货”,是极有道理的一件事。

这不光是因为当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严禁这种民间文物交易,需要借“旧货”避讳,给这种有点见不得光的行为打个掩护。

也是因为经历过“运动”浩劫之后,幸存的好东西实在寥寥,真正能够得上古玩标准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过去古玩定义是什么啊?

这点,康术德曾经告诉过宁卫民。

老爷子说只限于半坡彩陶、红山古玉、商周鼎彝、秦砖汉瓦、北魏造像、唐三彩、宋官窑、明代宣德炉、还有名人字画、明清瓷器、田黄鸡血、老墨古砚、珐琅雕漆、玛瑙翡翠、犀角牙雕、铜镜古币、内画烟壶、香囊扇坠、缂丝刺绣之类。

总之,过去说的“古玩”,无不是高端的文雅之物。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可见阅读能让人有所收获,能带来价值。

宁卫民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再次确认了这一点。

还别看这份报纸仅仅提供给了他一个挣钱思路,但价值却不可限量。

要知道,头一阵,他既然不打算再养鱼了,并不是没想过把孵化神仙鱼的法子卖掉。

可问题是,花鸟鱼虫市场里全是小打小闹的业余小贩,真没有几个阔主儿啊。

像古四儿,就算精明,有魄力的了。

但实力却完全不入流。

这小子连买他两窝儿鱼都费劲,为买方子能出的价码简直太可怜了,只愿意出区区一百块。

哪怕这小子愿意再找俩哥们儿和他来一起合着买,每人都出一百块,又能有几个子儿?

对他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没多大意思。

而他要是再去找其他的鱼贩子,再多卖一手呢?

倒不是不可以。

可一是古四儿他们肯定惦记做垄断生意,多半知道了不乐意,怕是会上门找他麻烦。

二是他也没法让别人相信他啊。

古四儿是亲眼看见他弄出了鱼,才信服他的能耐,愿意出大钱来买。

其他的人凭什么?

谁都知道不见兔子不撒鹰。

等他再养出一窝鱼来证明?

忒麻烦了,不现实啊。

更何况这养鱼的招儿本就是一层纸,捅破了实在没什么。

古四儿他们如果想降低成本,那么打弄走方子起,人家自己就可以低价往外卖了。

他向鱼贩子们兜售方子,还能快得过古四儿他们?

所以这事儿怎么看都不打合适,他只琢磨了一下,就没再动过心思。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

他完全可以效仿那位卖鹌鹑养殖技术的聪明人,通过传媒的广告,把买家的范围无限扩大化啊。

那针对的就不是几个鱼贩子了,而是全国的鱼贩子,甚至是广大的养鱼爱好者。

他这么干,也就等于是蹭了官媒的便车,走信息产业化的路线了。

原本应该是一锤子买卖的死资源,一下子就盘活了。

要知道,这年头,报刊的公信力可是超强啊。

人们的思维存在一个盲区,往往认为刊物是国家办的,上面广告就可信。

那从这里面到底能掏出多少真金白银来,已经成了不可限量的事儿了。

不过话说回来,办法虽好,可真想实打实沾这个光儿,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因为这个年头,大家对广告还认识不一。

在一家工厂和一个企业刊登广告都得再三斟酌的情况下。

个人发布广告,而且是一个二十初头的小青年要发广告。

绝对算是一件令人侧目的新鲜事儿。

广告当然不能随便登,提供的广告内容在报社的广告部门必须通得过,这是一个前提。

就冲宁卫民的年纪,就冲他刊登这样另类的广告内容。

恐怕对方肯定多有顾虑,要通过审核没那么容易。

其次,广告也得投对地方才行啊。

全国性的刊物当然好。

可大报对刊登这样的不上档次的广告大约没多少兴趣。

小报估计没那么死板,而且价钱也可能便宜不少。

但宁卫民同样不能因为这个,就随随便便瞎登一气。

打个比方,像让他受到启发的那份《农业经济报》就绝对不行。

因为别看农民对赚钱感兴趣,可缺乏知识和见识的思维意识决定了他们的层次。

像吃穿用这样实惠的东西,他们能看得明白,很容易相信、接受。

但是不会有那份闲情逸致去养鱼的,更不可能感受到其间蕴藏的财富价值。

宁卫民如果真把钱投在这样的报纸上,估计很难有什么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