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战乱纷争迭起的东喀喇,笑的好不开心。
如今在钦察草原东部拥有了立足之地的他,根本不需要再去为东喀喇汗国的局势发展而操心,因为他绝不会轻易去涉猎其中的。
之前伊卜拉欣联系他结盟对付葛逻禄人,耶律大石都没有答应。
好不容易从一滩浑水中爬上了岸,才不愿意再去泥潭蹚浑水呢。
东喀喇打的再欢快些才好呢,消耗的都是自身的实力,怕是会把西喀喇背后的塞尔柱人给急疯了。
因为那高昌回鹘已经一百个要跪宋人了,东喀喇便就成为了塞尔柱人的一块挡箭牌,可现在伊卜拉欣
他们这么一打,整个局势都乱了套,还能起到鸟的肉盾作用?
宋军大兵杀过来,恐怕都不需要厮杀,就有大批的东喀喇人献上了自己的膝盖。
那西喀喇还能算安全么?
没有了西喀喇,宋军的触角就能直接伸到花刺子模,而花刺子模作为塞尔柱人的附庸,一度都曾经是塞尔柱帝国的边疆省份,一百多年中始终受塞尔柱控制。那根西喀喇汗国这种附庸国的完全两码事!
当宋军的锋芒逼到花刺子模人面前的时候,塞尔柱人的危机就也来临了。两强相争,耶律大石作为一个急需充足的时间来巩固自我根基的人,那是最乐意看到的。
最好是两虎相争,两败俱伤。到时候他不仅能安然无恙,保不准还能得到好处呢。
因为宋军进入了西域之后,不可能放着土地更加肥沃的东喀喇汗国不理会,而发疯了一样来袭击耶律大石,对此后者是极有信心的。
接下来,拿到了东喀喇汗国的宋军,也不可能无视塞尔柱人的威胁来接着对他下手!
耶律大石已然觉得自己可以高枕无忧,接下来就该他悠哉乐哉的坐在一旁看大戏了。
短短一年的时间,西陲的政治格局竟然生出了这么大的变化,消息传到汴京城后引起了朝堂上的一片重视,某种程度上把先前的热门话题——蓄奴制的上升渠道问题都给遮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