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 前奏

我在大唐当侯爷 东一方 1220 字 10个月前

蓝昌河回答一声后,转身就离去。对蓝昌河而言,刚才杜启的一番嘱托话语,那更是给了蓝昌河底气

,连杜启都已经嘱托他放手去做,意味着即便是事情闹大,捅破了天,也有杜启给他兜着,这就不仅仅是韩允准备了粮食兜底的事情,而是有了稳定的保障。

蓝昌河回到刺史府,便召集了京州长史来议事。

京州长史名叫张景正。

是长安人。

此前张景正是京兆尹府的佐吏,负责管理抓捕缉盗之类的事情,看上去颇有权势,实际上是最苦最累的苦差事。长安这样的地方,天子脚下,随便抓一个人出来,都可能是皇亲国戚,都可能是王公贵族,都是张景正得罪不起的人。

他这一差事,便是尽干脏活累活,事情不轻松。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撤离,京兆尹府的官吏也跟着撤离,唯独张景正这个干脏活累活的人留下了,美其名曰

需要人镇守长安。

这是欺负老实人。

蓝昌河成了京州刺史,他把张景正提拔起来,让张景正担任京州长史。虽说张景正的能力,不是特别出众,担任长史还是绰绰有余的。

最关键的是,张景正此前一直干脏活累活,四处抓人之类的,对长安以及京州境内的各县区域无比熟悉,对地方上的情况很是清楚,所以他担任长史,那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张景正进入后,躬身行礼道:“刺史。”

蓝昌河摆手让张景正落座,便道:“张长史,把你请来,是关于粮种的事情。”

张景正一听,连忙道:“莫非刺史已经有了应对的策略,如今府衙内没有足够的钱财,至于粮食粮种,以及耕种的器具,甚至于耕牛之类的就更别说了。您

打算,怎么办呢?”

蓝昌河道:“此事本官已有解决的策略,你不必担心。眼下就一件事,你以本官的名义,颁布一道法令,诏告所有的粮商,让他们贩卖粮种时,必须考虑百姓的困难,不得哄抬物价,更不得无故涨价。违令者,必定重罚。”

张景正一听,愣了愣。

这算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