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蜀中谋士何所谋

汉宫秋 六痴道人 1105 字 9个月前

内阁对此,表现的波澜不惊。内阁首辅更是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奏折一样。

只是最近颇为清闲的次辅,当年琼州第一科的状元公似乎有些兴趣去研读一番那些言官们的词才风流一般,几乎将这些动辄洋洋洒洒数千言的长篇大论一篇不落的研读了一番。

至于有没有看上眼的或者是看对眼的,也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朝野上下,对于次辅,向来是缺乏关注的。

年不过四旬的首辅姚大公子,已经被雍凉双方连接不断的战事闹得焦头烂额了。

直到此次见到速度严重慢于鹰巢的塘报飞来,才猛然记起了蜀王已经就藩到任。而且到任后得第一道命令,就给大雍朝堂带来了一场石破天惊的震撼!

而此时,一手造成这样局面的蜀王赵和,正在自己并不满意的王府里,细细的品着一壶出自吴越的上品龙井茶。

身边陪坐的是一名须发灰白的儒生打扮的老人,看外表年纪已近花甲,但是一双眼睛清亮如水,仿佛能看透人心一般。

“范先生这些年在蜀中行医,何以不用本名?难道是担心自身的安全?先生放心,我大雍这一点的气度还是有的。”面容精致中带有三分儒雅的俊美异常的蜀王细细的啜了一口面前茶盏中保存了数月的明前龙井后笑着问道。

语气中略带的一点调侃语气,让两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无形中就拉近了许多。

“回蜀王的话,老朽这些年行医蜀中,对于手中的这点岐黄之术,还是颇有些自信的。之所以不用本名,也是为了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过后来老朽才明白,自己的担忧实在有些多余。”

老人轻轻叹了口气,脸色轻松的笑道。

“老先生一手回春描述,本王闻名已久,但是此次请先生来,却不是医人。”赵和轻轻放下手中茶盏后,再次开口,手指确实虚虚的指了指自己脚下的这座王府。算是毫不避讳的直奔了主题。

说完之后,一双遗传了其父七八分的狭长眼睛直愣愣的看着眼前这位神色轻松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