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琼州守备军的又是一系,好在严成化留在了蜀地,久不沾军权,使得麾下的南宫藏,王浩然甚至是司马英等人都与之疏远了许多。
琼州应招的数万少年,如今军功在身的也有不少已经崭露头角,这批少壮派的代表,无疑就是李文朗了。
二次渡海的军卒们自然又是一系,只是如今宋,戴
两人都已经化身黄土,可是他们身后,那数十名大小将校,自己还是不放心的养在了临安。就是担心一旦分散开来,万一遭人算计,就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愿自己滁州一行之后,能让这些有些心凉的将士们感受到朝廷或者说是皇家在处理那次临安城内发生的大案时的艰难选择吧。这一切源头,还要看自己此次的陇右之行,其实说是去兰州,但是赵崇自己直到,这有着宋戴两家故居的定西城才是自己最重视的地方。
......
陇右产马,是大雍如今仅有的一出可以持续出产战马的地方了。加上又是雍凉对峙的西线最前沿,不时会有小规模的刀兵相见,也为凉马入中原提供了可能。
大雍的骑兵,在编制之内的如今还有三支,白虎卫数量有限,对战马的需求虽在品质上有些要求,但是在数量上一直不算大。其余两支就是西军和朱雀卫了。
西军驻守陇右,早在李文朗驻守兴元府数年时,就兴建的大雍唯一的可以持续出产战马的马场。待到西军进驻陇右之后,更是将马场的规模扩大了数倍不止。
加之李文朗驻守兴元府以来,每年都会北上“取马”所以西军的战马一直不缺。除了最初的万骑,后续扩军和合并控鹤,青龙残军的时候,从来没有让朝廷
操心战马的问题。但是最近数年也以此为由,再也没有给朝廷和兵部上供过一匹战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