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次的实战之中,骑兵的将领们终于认识到了骑枪的实用性,长度的优势可以在马刀劈砍之前,先给对手造成一轮杀伤和心理上的震慑。所以将领们战后极力要求主将,给骑兵们装备了实用于马背上的骑枪。
制式骑枪长约丈余,取材多为木杆,以寻常可见的白蜡杆为料。两端分别配上枪头以及枪攥,白蜡杆粗约一寸,相较步卒手中的长枪细了一半。但是马背上使用尤为顺手。
补充进来的新兵都是义军中的青壮,再次十里挑一的好汉。在半数老卒的带领之下,只用了一个冬天,就将军阵练的齐整了,虽然还缺少一点杀气和马战的经验,但是李文朗知道,在兴元府外秦岭以北的地方,驻扎着的虎视眈眈的凉骑,是不会不给自己练兵的机会的。
那些在泾渭之间甚至实河套一带越过了冬天,正在恢复生机的部族和牧民们,就是自己麾下新兵们最好的练手目标。至于掣肘之力,也是不存在的,自己正好拥有临机决断的权力。
虽然在上一轮大封文武的时候,自己不过是得了一个五品的骑兵都指挥使,定远将军的封号。级别不仅远比不上主政蜀中的严成化就连比之搭档南宫藏的四品玄武卫将军也低上两级。
但是马步军不相统属,所以在临机决断上两人也只能是协商处理。
严成化自整编好了步卒之后,就一心扑在了民政之上。对于利州路的军事从来不肯插口一句。
就是连原本自己的麾下南宫藏也是放手任其选择义军青壮,整训成军。如今蜀中驻守的大军员额七万。一万骑兵,在李文朗的手里,驻扎在兴元府。六万步卒一半集中在利州路的兴元府,以及稍后的剑门,阳平等几座关隘之中。
另一半分散在成都府路,潼川路,以及夔州路。关
隘只有靠东北的瞿塘关在永平五年的春天新驻守了五千步卒。领军的乃是严成化麾下大将之一的王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