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董先见闻

汉宫秋 六痴道人 1163 字 9个月前

壮阔的大运河,贯通南北,是前朝圣君一统九州后发民夫百万,历时数十年方才修建完毕。北起大都,过黄淮,入扬子江逶迤数千里到达临安!

自修通以来一直都是南北货运的主要水路通道!

波涛浩淼的数千里河水更看尽了风雨岁月的沧桑与繁华!

隆冬时节,大雪披满了辽阔的华北平原。

放眼远望但见,运河两岸,亿万年原野尽皆裹素装,八千里江山如画入眼来!

平静的大运河上,一艘大船沿河一路南下。但见中原腹地一片萧索,入眼的满是荒城古渡,落日荒山!

这一日扬州的运河码头上停靠了一艘大船,船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标志和旗帜!船舷边上站着一位白衣白袍的青年人,羽扇纶巾,欣赏着眼前的景色!

这正是年初辞别大都,奉北凉大可汗之命南下重建水军的董家俊杰,董先董齐民。一路南下,历经风雪,今日一早有下人来报,船上物资将尽,前面正好是扬州,询问是否靠岸补充物资。补充物资大约需要半日光景!

一路行来已有月余,虽然心急南方局势。但是一路风雪太大,行船也是不快!于是便下令停船靠岸,补充物资,修整一天,明天早上再赶路!

闲来无事,又久闻扬州富庶繁华,今日得空正好可

以进城领略一番。于是便带了两名随从往城中去了。

北凉占据中原以后,也任用了部分汉官。将前朝的河道修整疏浚以后,扬州就成了沿河的四大漕运码头之一。

书中记载城内是“车舟所会,食货集散,古有‘九达天衢’之称!”

码头去城约十几里,有官道相通。官道两旁的山林田野,一片茫茫的白色,在阳光下反耀出刺眼的白光!官道上车行马踏,倒是将路上的雪压的实了,也就不难走了!

董先一行在码头上雇了一辆马车,轻车熟路,很是轻快!不过半个时辰就到了扬州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