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柳敬亭……一个优伶罢了,江南绅士人高看他一眼,不过附庸风雅而已,难道会有人真将一个走江湖的说书人奉为上宾吗?
“天德王”的这场大戏,方以仁参与很深,“剧本”中不少内容也是出自他的手笔。可柳敬亭一出王府,就隐隐表现出一种什么都出来了的模样,实在让方以仁异常气恼。
他特地同李来亨讲了柳敬亭的几句怪话,说“这个说书人倒很不简单,他在掌哨面前乖得很。一出王府却直言床头捉刀之人方为魏王……掌哨,为防万一,是否还是换一个人来演这出戏?”
方以仁的言下之意,自然是说柳敬亭过分聪明一些,不如将他杀了,另外找些僧人道人之流来充当使者。
“魏武、魏武……魏武挥鞭,魏国也是建都洛阳,只是我虽然表字得胜,但才低德浅,岂敢同魏武相提并论?”
李来亨的回答却让方以仁听得十分诧异,他心想掌哨过去倒不曾见过对曹操有什么特殊的尊崇,今日一提魏武,为什么又觉得同其相提并论,十分与有荣焉的样子?
难道是因为曹操罗汝才的关系?方以仁的脑洞飞到天边,想得越发离奇起来。
李来亨则笑了笑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魏武之事至今也有千余年了,柳敬亭是走南闯北的说书人,看人很准。他知道我不会像魏武一样追杀匈奴使者,所以才放心同你讲出这句话来。由此观之,柳老先生的确是一个极聪明的人物,足够胜任这项重任,我不怒反喜才对。”
方以仁暗中撇了撇嘴,感到自己对李来亨性情的了解还是不够深。本来按他的估计,依照李来亨那种权谋自用、自大自负、眼高于顶的性格,被柳敬亭隐语说穿了自以为完美的奇策,应该会非常恼火才对。
平常真没看出李来亨尊崇曹操啊?魏武挥鞭又是哪一阙诗词?李得胜常常能有“妙手偶得之”的神来之笔,也真是莫名!
“走吧,乐山跟我一起去看看,小虎队在洛阳郊外的种种防御布置,到底做的怎么样了。咱们人手还是太少,难以驾驭住洛阳这般偌大的城市啊!”
方以仁作一个揖后说“掌哨的用兵总从意料之外处下手,超出于戚少保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但仔细推敲,却又暗合戚少保的兵法义理。这番在洛阳的守战布置,已经让我大开眼界,想来豫抚见之,一定无所适从,将狠狠碰壁了。”
“说笑了、说笑了,我哪有这种本领!只是集采前人之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