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纪明武的神色蓦然变得郑重了起来,“什么时候的事情?”
“大约是一个月之前。”李四回答,“先发现的是王二的尸体,报到里长那里后,原以为是失踪的乔大妮干的,找乔家人来问话的时候,才发现乔家一家人都失踪了。”
李四脸色郑重了一些,继续道:“我悄悄去看过王二的尸体,虽然隐藏的很好,但仍然能看得出是锦绣门的武器所致。”
纪明武沉默了一下,英挺的剑眉紧紧地蹙了起来,右手下意识握紧了拐杖。
李四感受到纪明武的气势陡然变了,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道:“镇上安危不必担心,我回信宗门,已经加派了人手,就算锦绣门当真舍下了脸皮对老先生和老夫人出手,也绝不会成功。”
他皱皱眉:“只是有些奇怪,锦绣门若是发现了小师叔的踪迹,为何会选择乔家下手?难不成认为乔家是小师叔的岳家、下手难度也更低?”
——恐怕不是为了他而来,而且为了……
纪明武脸色仍旧有些阴沉,只是右手仍旧摩挲着拐杖,沉默了片刻,才道:“找时间提醒一下阿戟,让他不要一个人出门,务必跟你或者钱平一起。”
李四愣了一下:“小师叔是怕锦绣门掳走东家来胁迫您?”
纪明武摇了摇头:“只管去做。”
李四想了想又问:“这件事要告诉东家吗?”
纪明武沉默了一下,才问道:“此事其他人是否知晓?”
“知道。里长那边暂且定性为乔大妮杀夫潜逃,乔家人大约也是一起逃了,镇上谈论的也都是这个话题。”
“那便不必主动与阿戟提起,不过也不用刻意隐瞒,他若问你便直说,隐去锦绣门的部分便好。”
…
纪明武回屋的时候,发现周洋和吴娘子正站起来,周洋脸上挂着傻呵呵的笑意,吴娘子两颊也是一片绯红,两个人的手还紧紧握在一起。
严墨戟看到纪明武过来,对他招招手,笑道:“武哥,快来,给咱们的新人送祝福吧。”
吴娘子手一抖,脸上的绯红消退了一些,苦笑道:“东家,可莫要开奴家玩笑了。”
——纪东家是救她一命的恩公,哪有叫恩公给她送祝福的道理?
严墨戟笑道:“你们两个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离开镇子之前竟然完全没有发现?”
吴娘子侧头看了身边笑得特别开心的周洋一眼,脸上浮起一层幸福的羞意,让她整个人都显得娇嫩了几分:“也不过是最近两个月的事情罢了。”
“喜事,喜事啊!”看周洋和吴娘子在什锦食喜结连理,严墨戟心里也非常高兴,“办过婚事了吗?”
“没有,我和老周商量过,我们年纪都不轻了,又是江湖儿女,不拘泥这个。”吴娘子笑道,“两个人安安稳稳过日子也就成了。”
张三郎坐在席上角落里,看着周洋和吴娘子站在中间接受大家的祝福,眼中忍不住流露出渴慕的神色。
钱平端着新菜上来,正巧对上张三郎的目光。因为李四一直带着张三郎,钱平心里也把张三郎当做了自己的师侄,于是笑着道:“三郎可也想成亲了?”
张三郎回过神,脸色微微红了一下:“哪有的事。”
钱平把菜端上桌,一面道:“三郎今年也十七了吧?是到该成亲的年纪了。”
张三郎眼神一亮,有些扭捏,低声问道:“平哥,你们宗门……对弟子成亲有没有什么约束?”
——这关他们宗门何事?
钱平有些迷惑,不过还是回答道:“没什么约束,只要不违江湖道义和宗门规定,看中了只管嫁娶。”
“哦!”张三郎放心了些,眼神亮晶晶地,悄悄扫了那边刚进门的李四一眼。
闹完结成一对的周洋和吴娘子,严墨戟又询问了一些镇上什锦食的情况。
按照李四和张大娘所说,镇上的什锦食生意非常稳定,虽说碍于镇上的人数上限,已经接近饱和,但有严墨戟留下的发展策略和点拨,还是在慢慢的上升着。
什锦食现在已经完全交接给了纪父纪母,还有已经在什锦食做了长久的工的老人们。
虽然李四和钱平都离开小镇了,但是他们留了几个师侄在那边,可以保证压制得住那些留在镇上不愿来青州城的江湖散人。
不过他们现在也不能叫江湖散人了,完全把自己当做了什锦食的一员,在外头听见有人说什锦食的酸话,有的还忍不住想上去打架。
能给这些人归宿感,严墨戟也非常满足。
一场接风宴,大家都喝了不少,严墨戟给来到青州城的大家都安排了住处,李四主动要求去和钱平一起住甜品站,张家一家人和周洋夫妇都住在了什锦食火锅店的后院厢房,其他人也各自安排了住处。
张三郎看向李四的眼神顿时变得幽怨了起来。
李四只做不知,拉着莫名其妙的钱平亲亲热热地离开了。
“四哥,你这么扯着我作甚。”钱平有些无语地看着李四拉着自己的手,看看四下无人,内力一震震开他,“万一让旁人误以为我好男风,以后还怎么娶媳妇儿。”
李四白他一眼:“放心吧你,就你这块木头,哪家姑娘看得上你?”
钱平“哼”了一声:“现在我在甜品站做店主,有不少姑娘凑上来打听我的情况哩。”
李四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神色忽然变得严肃了些:“钱平,可不要去祸害人家好人家的姑娘,咱们这些江湖中人,朝不保夕,说不准哪天就……”
钱平看了他一眼,有些不高兴:“我对混迹江湖本来就没什么大兴趣……若非宗门安排我下山来听小师叔差遣,我倒是愿意一辈子待在宗门里。”
“那上次宗门说给你轮班,你咋还拒绝了?”
钱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觉得东家这里挺好的,做做工,研究下甜点,我跟你说四哥,我上次试着把分砂剑法化进甜点制作里,没想到做出来的蛋糕格外的劲道,东家还建议我试试做软糖哩!”
一说到甜点制作,钱平的神色顿时有些眉飞色舞起来。
李四看着这个几月不见,忽然有些不太认识了的师弟,神色有些茫然:“可是……江湖毕竟与百姓有别……”
“东家这里,哪有什么别不别的?大家还不是两个眼睛一张嘴?”钱平不以为然地道,“甜品站有几个女帮厨,还问我有没有什么武功身法能够瘦身,还说都是我做的甜品的错,害得她们隔一个月就得裁一身新衣服,还被婆家问是不是有孕了……”
听着钱平絮絮叨叨地说着他在青州城和普通百姓之间的相处,李四神色忽然沉默了下来。
钱平说了半天,不见李四回应,有些疑惑:“四哥,你今天到底咋了?”
过了良久,李四忽然轻松地笑起来,神色之间阴霾尽去:“没事,只是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也会有被你教导的一天。”
钱平又愣了一下:“啊?我教导你什么了?”
李四哈哈一笑,率先向前走去:“无事,你成亲的时候,记得跟你四哥我说,我给你包个大红包——当然,我成亲的时候,你也得给我包大的!”
“现在八字儿还没一撇呢,怎么忽然就说起成亲了?”钱平嘀咕了一句,抬腿跟了上去。
…
什锦食的骨干们来了不少,严墨戟第二天抓紧开了一个后续发展会议。
关于什锦食后续的发展计划,这次严墨戟没有自己决定,而是交给了这些已经有了足够经验的人各自讨论、畅所欲言。
会议的主题是什锦食在青州城的下一步发展规划。
如今什锦食在青州城已经有了三处铺子,位于岁安街的火锅店和美食广场、位于宁莱湖畔的甜品站。
比如当初在镇上,在青州城的发展确实快了不少;不过严墨戟心里也清楚,这完全是因为两边平台不一样,镇上就那么几家人口,青州城作为这个世界的一线城市,人口总数和人流量都格外的大,岁安街又是一个地段不错的好铺子,能快速火暴也是正常地现象。
一时的快钱好赚,想长长久久地把什锦食的品牌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关于下一步的发展,这些已经在什锦食做了足够久的人,都或多或少知晓了严墨戟想把什锦食做成一个响当当的招牌的意图,根据各自的考量提出了他们的意见。
张大娘认为应该开一间纯粹的煎饼铺子,把煎饼这种干粮推广出去;李四认为既然美食广场的模式非常受欢迎,那应该在其他城区也开一个美食广场;也有人认为应该从现在已经做起来的美食广场出发,一步步吞并周围的铺子,把周围这一片全都变成什锦食的铺面……
严墨戟一开始没有发表意见,鼓励大家互相交流之后,最后看大家意见都发表的差不多了,才笑着道:“大家的意见都很不错,其实都很有可行性——不过咱们做生意肯定不能单凭一个主意就开始做,还需要大家写一个简单的计划书。”
“计划书?”
“嗯,其实也不复杂,实际考虑一下想要实现你们各自推崇的方案,应该从哪里入手、可能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以及列一下你们这些方案的优缺点。”
纪明文有些疑惑地问:“墨戟哥,今天不讨论出个结果吗?”
严墨戟笑了起来:“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纸上点兵,我哪有那么神通广大什么都知道?你们做计划书的时候,也要实地考察,多征询当地人意见。”
实地转悠一下大街小巷、看看其他铺子的位置、口味、人气;听听青州城百姓们的想法和倾向,做出来的计划远比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