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小厮把两个下联贴上去后,狂公继续讲道:“晏殊的下联是‘花若无心花难凋’,曹奕的下联则是‘月如无恨月长圆’,两句下联都与上联词性声律等恰相对仗,不过曹奕曹昭正的下联意境更为深远,与上句两相联配,自然融为一体,且更为应和今日中秋月圆佳节,所以第五联也是曹奕稍胜一筹。”
晏殊看着曹奕的各式下联,双目的光彩越来越为明亮,转过头来非常自然坦荡的对曹奕揖了揖手,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慨道:“对联一道,昭正兄远胜于我,小弟甘拜下风,愿往后昭正兄多多指点,日后若昭正兄前往开封汴京,小弟必为昭正兄接风洗尘,把酒言欢。”
曹奕自然应允,之前还怕只是同名同字而稍有怀疑,现如今经过一番比试,已知道晏殊的才学,定然是北宋著名的太平宰相和宰相词人晏殊无疑,是宋朝第一位出名的神童,号称七岁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词上承晚唐五代余韵,下启有宋一朝新声,开宋词繁荣之先河。但是令曹奕感到疑惑的是,如若真按照后世历史来看,此时的晏殊应该还没出生才对,怎么就提前这么多年就粉墨登场了?
不过有鉴于之前张若虚和杨贵妃莫名失踪的史实,曹奕也就没有过多的追究到底是怎么回事,何况自己曹家八子的身份,在历史上还是不存在的呢,既然自己都凭空出现了,晏殊提前几十年出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好了,第二轮对联比试魁首候补的下联都看过了,大家应该对于他们晋级魁首候补的才华和实力应该没有异议了吧?”
众人连连摇头或者摇手,纷纷表示没有异议。狂公接着说道:“两位魁首候补对决,就由一方先行出上联,一方对下联,第二轮反之。若第一轮由晏殊先出上联,则曹奕对下联。第二轮则曹奕出上联,晏殊对下联,若曹奕对出下联而晏殊对不出,则曹奕为对联魁首,反之亦然。诸位,规则都理解了吧?”
狂公环视了一圈,众人连忙表态理解了。最后曹奕和晏殊两个人私下商议,由晏殊先行出上联。
曹奕和众人都安静地等着晏殊出联,此时后者正在园内踱步沉思了约莫半盏茶时间,突然远处紫金山上的太平兴国禅寺传来了阵阵钟声,晏殊大喊一句“有了”,之后停了下来又细细思考了一阵。
然后转过头来对曹奕说:“曹兄,刚才突闻佛寺钟声,小弟偶得一句上联,你且先听,我再誊写出来,‘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
正当晏殊提笔开始书写、众人还在回味思考时,夜空之上,一朵绚丽的烟花绽放开来,把飘散在夜空中的烟雾映照的犹如霞光一样。
只听到曹奕缓缓开口:“山色月色云色雾色烟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刹那间,曹奕轻缓的声音就好比无声处乍起惊雷,把所有人包括正在书写的晏殊和坐在
上首的三位文坛宿老都给深深地震到了。
你可以有急智,你可以才思敏捷,但是那也不能这么快吧?他们坐上首,是正好能看到晏殊才刚写到“风声水声”这四个字,只是口述了一遍,连上联都还没写好,你就已经把下联给对出来了,而且凭三位宿老的文学功底,自然听一遍就知道,曹奕对出来的下联,公正无比,从声律到词性,再到意境,皆能一一对仗,无比工整。
这对晏殊来说,有点太打击人了,甚至此时握着毛笔的手,都有点颤颤抖抖,但他也是心志坚定之人,很快深呼吸了一口气,平缓下心态,在吕老的示意下,还是把上联写完整了。然后退到一边,把位置让给曹奕,让他写出下联。都写完后,再把上下联贴在展板上,以便大家观看。
上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
下联:山色月色云色雾色烟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