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双剑合璧,气定乾坤

滇王传奇 马飞剑 2207 字 9个月前

从死亡边缘回来,历经数日调养,庄蹻的身体终于康复了,赤鼻准备向他传授越女剑术。今日午间,屋外大雪飘飞,庄蹻与若溪束发紧腰,盘腿坐在火盆前,阴阳两柄宝剑平放在各自的膝盖上;赤鼻也盘腿坐在二人对面,隔着火盆与二人对望,膝盖上同样放着一柄宝剑。

赤鼻开口问道:“入冬之前,剑客江湖风起云涌,大司马可曾听闻庄子与赵王说剑一事?”

庄蹻回道:“回师傅,庄蹻偏居会稽郡,忙于治理军队,未曾听闻。”

若溪疑惑道:“入冬前师傅消失如此之久,原来是陪庄子去了赵国?”

“正是。”赤鼻点头道,“赵王酷爱剑术,整日与剑士为伍而不理朝政,赵太子便诚邀庄子前往赵国游说赵王,我也同庄子一道去了赵国。见到赵王后,庄子告知赵王世间之剑只有三种,即天子之剑,诸侯之剑与庶人之剑,庄子批判赵王虽为一方诸侯,却使用庶人之剑,希望他能使用天子之剑,赵王听后欣然接

受,悔识庄子晚矣。此事在江湖中一时传为佳话。”

庄蹻拱手道:“赤鼻师傅,何谓天子之剑?愿闻其详。”

赤鼻回道:“庄子所言,所谓天子之剑,以燕国之石城山为剑尖,以齐国之泰山为剑刃,以晋魏两国为剑脊,以周宋两国为剑环,以韩魏两国为剑柄;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以恒山为飘带;用五行来统驭,用刑律与德教来论断;遵循阴阳之变化而进退,遵循春夏秋冬之时令而运行。此种剑,向前直刺无可阻拦,托举过顶无物在上,按剑向下所向披靡,挥动起来旁若无物,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此剑一旦出鞘,足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尽归服。这便是天子之剑。”

庄蹻连连点头,又问:“何谓诸侯之剑?”

赤鼻回道:“所谓诸侯之剑,以智勇之士做剑尖,以清廉之士做剑刃,以贤良之士做剑脊,以忠诚圣明之士做剑环,以豪杰之士做剑柄。此种剑,向前直刺也无可阻挡,托举过顶也无物在上,按剑向下也所向披靡,挥动起来也旁若无物。向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向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居中则顺和民意

而安定四方。此剑一旦出鞘,如雷霆之震也,四境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这便是诸侯之剑。”

庄蹻连连点头,再问:“何谓庶人之剑?”

赤鼻做了一个鬼脸,笑道:“所谓庶人之剑,剑士蓬头突鬓,垂冠邋遢,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喜欢在人前争斗厮杀。此剑出鞘,上可斩断脖颈,下可剖裂肝肺,却无异于斗鸡,一旦命断气绝,对于家国毫无益处。这便是庶人之剑。”

庄蹻听后,肃然感慨道:“庄子大才也,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洞天险王道之全,悉地理人权之宜,以天子之剑使赵王眼界大开,以诸侯之剑使赵王自惭形秽,以庶人之剑使赵王幡然醒悟。世间唯有三剑之论,吾辈当时刻警觉领悟。”

赤鼻执剑起身道:“庄子心中之剑,道也,遨于九天之上。你二人手中阴阳之剑,术也,行于四海八荒。以道为本而精于术,以术驭事而守于道,方可超凡入圣境,无敌于天下!走吧,今日我正式授你二人越女剑术,习得此剑术,便可同庄子遨游于九天之上了!”赤鼻说完,大踏步挑帘出门而去。庄蹻与若溪先后起身,跟在赤鼻身后离开了竹屋,迎着风雪,来到

昔日若溪练剑的深潭边。

环顾四周,从高崖上坠落的飞瀑已经冻结成一根根大冰柱,镶嵌在峭壁上,从山脚直耸入天空。昔日的飞瀑变成流水沿着冰柱汩汩往下坠落。山脚下的深水潭已被从四周冻结的冰层包围,只剩一个小小的洞窟还能看见流水。水潭旁边青石板垒砌的练剑平地也被冰雪覆盖,四周的竹林被冰雪压弯了腰,仿佛在向这块平地躬身致敬。

赤鼻手执长剑,往深潭边上的冰雪空地上肃然一站,须发顿时在寒风中飘飞,宛若一位仗剑仙人。庄蹻与若溪手持宝剑,恭敬地站在他对面聆听教诲。

赤鼻轻咳一声,嗓音洪亮开讲道:“剑者,决也,断也,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因道艺精深,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侯,侠客文士,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自古常有名剑驰骋沙场,纵横江湖,行侠仗义,立身立国,故而为世人所喜爱。习越女剑术者,手执三尺长剑,辨善恶之念,解生死之惑,以仁、义、礼、智、信为剑道精神,故曰:不忠不传,不孝不传,不仁不传,不义不传,无礼不传,无信不传,好勇不传,性贪不传,不谨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