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昧率领千余名兵士赶至丹阳腹地时,但见战场残阳红似血,横尸数万抛荒野,腥风折草腐尸臭,烈日炎炎老鸦泣。这些战死的兵士尸体早已发臭,蚊虫漫天飞舞,生者无法目睹死者惨容。唐昧亲自率兵上阵,将这些死者的铭牌与身上遗物逐一取下,再将腐朽的遗体抬到马车上,一车一车拉走,运往百里之外的垂沙去埋葬了。
前后忙了数日,八万余具尸首变成一片坟冢,唐昧又率领千余名兵士,举着丧幡,将阵亡兵士的遗物运回到郢都城外的空地上。这些阵亡兵士虽为领主家兵,也是百姓的孩子,远近百姓闻讯赶至郢都城外,来领取各家孩儿的遗物。父母们将沾染血迹的遗物抱在怀中,哭得稀里哗啦,全部跪坐在城门外不肯离去。
黄昏时分,仍在兰台忙碌的屈原叫来宋玉与景差,急急嘱咐二人:“宋玉,你速去通告城内兵
士与巫祝,今夜子时,我将在城门外为阵亡将士举行招魂仪式,暂无大王旨意,让他们自愿前往;景差,你速去让唐昧将军在城门外搭建临时祭台,献上酒水与三牲头,待我写好祭文便赶去同他布置祭场!”
宋玉与景差几乎是异口同声质疑:“先生,没大王旨意,岂能擅自招魂?且唐昧将军已将阵亡兵士安葬在垂沙,还有必要在城外招魂么?”
“人含气而生,精气尽而死,死由澌也。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离开形体,各归其所。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土,骨归于木,血归于水,筋归于山,齿归于石,脉归于泽,声归于雷,膏归于露,发归于草,眼归于日月,呼吸之气归于风。八万兵士初丧,亲人们正在城外等待其魂魄归来,朝中却无人置理,我必须替他们招魂…”屈原一声感叹,“死者为大,别顾虑了,若大王怪罪下来由我承担,你二人速去办理!”
宋玉与景差领命,分头忙去了。
天色逐渐黑下来,上千名巫祝身穿巫服,手握祭祀乐器和火把,吹吹打打来到城门外。城内外兵士、百姓也自发涌来参加招魂仪式。此时,城门外空地上已经聚集了数万人,泪眼朦胧围着临时搭建的祭祀台,只是不见令尹子椒、太卜郑詹尹等朝中大臣的身影。
在几千支火把的映照下,可见临时搭建的祭坛上摆着三牲头、祭酒、香烛以及其他祭祀物什,祭坛旁边插满丧幡,上千名巫祝围着祭坛,手中火把浓烟四起。这时,身穿巫服的屈原披头散发登上祭坛,跪地三拜后,泪如雨下,展开手中丝帛高声念起祭文:“维时十七年夏初戊辰子时,三闾大夫屈原奉王命,率王族子弟、朝臣巫祝、远近百姓,备三牲醪酒,以祭阵亡于丹阳战役中八万将士之英灵!呜呼哀哉,魂兮归来!神灵不眷,鬼神不顾,秦军肆虐,楚军失利,出师未捷,全军覆灭,千乘无主,万马无缰,流血漂橹,举国悼殇。秦军猖獗,犯我山河,生灵涂炭,骨
肉离散,逝者已逝,其魂不灭,生者共勉,护我家国。三牲醪酒,敬献灵前,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祭文念毕,屈原拖着沉重的双脚走下祭坛,边走边大声呼喊:“楚国男儿们,你们身躯虽死,但精神永不泯灭!你们魂魄刚毅,是那鬼中英雄!归来兮,归来吧,父母亲眷正在城外等你们…”来到地上,屈原脱去上衣与靴子,赤足赤膊,批头散发进入到巫祝队伍中,踩着祭祀乐跳起祭祀舞,率领众人唱起一首临时所作之《国殇》,其歌曰: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遥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数万民众围着祭台与兵士们的遗物跳舞唱歌,悲恸的歌声穿透城墙,传入到南宫内。
此时,上官大夫、靳尚等嬖臣正躬身在南宫里安慰楚怀王,楚怀王坐在案台后,神色忧虑,独自饮着闷酒,郑袖跪在一旁,不停地给他斟满酒。身后立着几名侍女,依旧在给他扇扇纳凉。城外祭祀的舞乐越来越清晰响亮,靳尚对上官大夫使了使眼色,两人转身分头去关窗户,拉帘子,试图将这悲壮之声挡在宫外。
楚怀王猛然仰头饮尽一爵酒,使劲将酒爵扔至二人身后,悲嚎怒吼道:“住手!赶紧将帘子掀开,将窗户推开!整个郢都,整个楚国,都沉浸在哀乐声中,莫非你二人能将这些悲痛关在窗外?听不到哀乐声,八万兵士便能活过来?听不到哀乐声,秦兵便不犯楚国疆域?听不到哀乐声,商於六百里土地,丹阳与汉中上千里土地便能收
回来?…”
靳尚与上官大夫吓得浑身哆嗦,赶紧将帘子拉开,将窗户推开。楚怀王越嚎越伤心,开始捶胸顿足,涕泪俱下:“呼呼,国运飘摇兮,山河破碎,先王创下这万古基业,正逐渐葬送在寡人手中…”
郑袖见状,忙贴身过去劝解他:“大王,别悲痛过度了,保重身体要紧啊。再说了,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些后果皆由大王急切复仇酿成,大王当痛定思痛,隐忍发愤,再图复仇良机啊…”
“都怪你这贱妾,常常在寡人耳畔干政!”楚怀王指着郑袖怒叱,顺手将案台上的物什掀翻在地,将一众侍女吓得跪地颤抖。转而又指着靳尚与上官大夫怒叱,“你等奸佞之臣,总爱给寡人灌迷魂汤,待寡人醒来时,大错已成,悔之晚矣…”一时间,无人敢跟楚怀王对话了,整个后宫陷入一片死寂,郢都城外传进来的祭祀声乐更加响亮了。
呜呼,忠臣贤士尽沉沦,魑魅魍魉趁时生,纵有满腔乾坤志,烂作枯骨弃坟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