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祭月,古礼有之。日月崇拜是古代先民的原始信仰之一,虽然表现方式千差万别,但其实质基本是人们对自己无法理解进而恐惧敬畏之后的神圣化。在先人的观念中,日月是他们宇宙观中的两极,日月分别带代表着阳和阴,在时间上属于日和夜,在地里方位中代表东和西,在五行中属于火与水。日月正常运转是古人观念中宇宙和谐的保障,因此古人非常重视日月祭祀。
殷商时期人们将日月分别称为东母与西母,周代则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开始祭祀,且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等规制。由于皇权王室对神权掌控森严,象征天地间的阴阳大神一般只有皇家王族才能与之沟通,借以统治国家江山,相关的祭祀活动也就成了皇家王族专有的祭祀活动,普通民众没资格参与。
今年仲秋,楚怀王在郢都举行了盛大的祭月大典。
祭月坛设在郢都西郊,皓月之下,能看见月坛坛面及坛外矮墙墉顶皆为白色琉璃砖,坛外设有对称棂星门,并附有祭服殿、祭器库、乐器库、神库、宰牲亭以及钟楼、坛墙、坛门、坛街、牌楼等,构成一个规
模宏大的祭祀场地。
酉时三刻,皓月当空,楚怀王身穿月白色祭服,头戴王冠,缓步登上祭月坛。坛顶向东方向设置夜明神座专案,设配位北斗七星,案上摆着犊羊豕各一,登铡各一,簠簋各二,金爵、酒樽、酒盏等。文臣、武将统一穿月白色礼服,分左右两班排列在祭月坛下。文臣手持山雉尾羽,以示王者文治;武将一手持盾一手持斧,以示王者武功。文臣武将外围,围着层层看热闹的百姓。
时辰已到,太卜郑詹尹跳着祭舞登上祭坛,而后高声宣道:“辉辉冰轮,耀耀乾坤。太阴之精,天地之母。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春祈秋报,祭月于西。亿万为寿,天地龄遐。夜明之神,佑我大楚。王之懿德,日月同亘。九如以祝,尚飨尊驾!”随即,楚怀王面朝皓月跪下,举起酒樽,对月敬完三樽酒,对月叩拜九次,起身。
郑詹尹再次跳起祭祀舞,边舞边念咒,走下祭坛,坛下响起鼓乐之声。
郑詹尹先走向武将之列,高声吟道:“少采兮将事,玉帛兮载陈。式举黄流兮挹牺尊,笾豆静嘉兮肴核芬。”武将随即挥舞起手中盾斧,跟着吟唱,随着起舞。
郑詹尹又走向文臣之列,高声吟道:“戛瑟鸣琴兮销玉锵,神嘉虞兮申三觞。金波劼穆穆兮珠泛黄,休嘉砰隐兮溢四方。”文臣随即挥舞起手中雉尾,跟着吟唱,随着起舞。
一时间,外围百姓也跟着鼓乐之声跳起祭祀舞,场面宏大壮观,好一派大国之象。